天天看点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都说伴君如伴虎,纵观历史长河,无数的大将因为自己的所取得的功绩引来杀身之祸。所谓功高盖主,那些有着卓越贡献的大臣,通常自视甚高,然而却忽略此时皇上心中对他们的忌惮,所以他们经常也不得善终。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功臣能够安享晚年,寿终正寝。那些为国家取得巨大功绩,还能得到皇上信任的人,就需要有过人的智慧,通过一些事情证明自己对君王,对国家的忠诚。然而这往往是常人做不到的。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那些懂得向皇上证明自己的忠诚之心的人,通常懂得“自污”。“自污”可是个非常高明的手段。通过抹黑自己的名声,来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向君王证明自己心无大志,从而消除君王心中的忌惮。

早在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大将王翦就通过“自污”的手段,才能在凶狠暴戾的秦始皇手下善终。王翦为秦国扫除其他六国,统一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也让当时年轻的秦王嬴政感到害怕。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王翦自然也看出了秦王嬴政的心思,于是就在获得战功后,向嬴政索要大量的田地和房屋,甚至是在征战的时候,还派人向嬴政索要良田和房屋。

在外人看来,大都觉得王翦太过于贪得无厌了,但是这就让秦王心中的顾虑消除了,秦王觉得王翦没有政治野心,不足为患,于是就赏赐了大量的良田和豪华的房屋。而王翦的子孙后代都很安全,还能享受荣华富贵。这就是向秦王展示自己的弱点的智慧。

唐代名将郭子仪,一生侍奉了四位君王,还能在安享晚年,一直活到了85岁,这也靠他的为臣之道。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郭子仪一生屡获战功,但是在晚年却是妻妾成群,纵情酒色。

其实这也是他的“自污”手段。他故意装作沉迷酒色之中,每次外出都让几个美女跟着自己,当着外人丝毫不避讳。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举办酒宴,宴请许多大臣过来,饮酒作乐,身边还有美女相陪,非常的快活。这让外人又气又恼,他们非常的痛心,这个曾经立下这么多战功的名将竟然如此的沉迷酒色。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殊不知这就是郭子仪的手段,他深知功高盖主的后果,于是表现出胸无大志,只喜欢酒色的样子,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子孙。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郭子仪因此一直受到皇上的尊敬,死后还被追加封赐。

和王翦和郭子仪相比,司马懿更是懂得如何得到君王的信任,它更厉害的一点就是,他的心中始终是有造反的野心的,但是一直隐藏着,最终一举发动政变,才打下了司马天下。

《资治通鉴》中就有许多关于司马懿生平的讲述。据记载,东汉末年的时候,正值天下大乱,有着抱负的曹操也是四处招贤纳士。这时候的司马懿已经展现了很大的才能,于是他就将司马懿招到自己麾下。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曹操生性多疑,既想重用司马懿,又非常的担心司马懿的野心过大。后来尽管司马懿表现得非常的忠诚,曹操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一直警告自己的儿子曹丕不要和他走太近,以后也不要重用司马懿。

然而曹丕却不以为然,等他继位之后,便让司马懿身担重任。后来曹丕之子魏明帝登基后,司马懿便开始大展身手,在许多次的斗争中都获得了许多的成就。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在后来的辽东大战中,司马懿在攻占的城中大开杀戒,将原本十分繁华的辽东几乎赶尽杀绝,让辽东几乎变成了一片荒地。他不仅对自己的敌人非常的狠毒,对待自己的士兵也是非常的狠。

当时辽东战争结束时已然是寒冬腊月了,并且当时的辽东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这时候已经非常的寒冷了,而士兵们都穿着单薄的衣服。有些士兵甚至都已经被冻死了。

后来魏明帝送来一些棉衣,但是司马懿却并没有分发给士兵,他这样地说道:“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意思大概是这些都是朝廷的东西,他并没有权利发给士兵。

魏明帝送来冬衣,司马懿宁愿士兵冻死也不发,11年后发现他真高明

边疆的战士们得知此消息后,纷纷大骂司马懿。此消息传到魏明帝耳中时,不仅没有生司马懿的气,反而心中有些自喜,连一个自己手下都不爱戴的将军,还有谁跟着他造反?于是对司马懿的防备之心少了许多。

然而这一切都是司马懿早就预谋好的,他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蛰伏,在11年之后给了曹爽致命一击,并且向世人表现自己的野心,成功开创了司马王朝。

很多人都没想到,一向忠心耿耿,并且年事已高的司马懿竟然藏了这么久的野心。更让人觉得敬佩的是他在朝中的智慧,竟然能够通过伪装博取皇上深深的信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