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村三大“宝” 走出致富路——东丽区胡张庄村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作者:网信东丽

昔日,号称天津的“北大荒”,“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

如今,成了闻名遐迩的葡萄庄,“金土地、新农业、洋楼房、四金农民胡张庄”。

眼下的胡张庄,正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全面进场施工。

从贫穷的“落后村”到产业兴、环境美、民风优、村民富的幸福小康村,谈到东丽区胡张庄的“蝶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杨宝玲笑称:“我们抓住了村中‘三宝’──葡萄、生态、旅游。”

葡萄藤结出“金果子”

小村三大“宝” 走出致富路——东丽区胡张庄村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叶落花凋之际,走进胡张庄村,田间地头仍是一派忙碌。

压条子、埋土……为了明年的葡萄大丰收,村民们正在辛苦劳作。他们忙着把修剪后的葡萄树藤蔓埋进土壤里,让其度过寒冬。眼前的2000多亩葡萄地,铺就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黄金大道。

俗话说,“霜降到了摘葡萄”“挂了霜的葡萄甜如蜜”,但胡张庄的葡萄绝对到不了霜降时节。每年七八月份,胡张庄的41个葡萄大棚里,村民们已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和甜蜜。

“大棚种植比过去露天种植提前上市了一个月,仅仅打了一个时间差,就比往年多收入6万元。”葡萄种植大户赵广生满脸挂着幸福的微笑。今年,他的葡萄早早就被抢购一空。“想吃我们胡张庄的甜葡萄,得早点儿来。”赵广生笑着说:“现在只能看到这些葡萄藤了。”

胡张庄的葡萄甜,并不需要秋霜助力。由于该村土地是盐碱地,钾含量高,种出的葡萄口感甜、品质好。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曾经的胡张庄村葡萄种植户一愁销路,二怕天灾。

如何解决葡萄销路和“靠天吃饭”的难题是乡亲们致富的关键。从与葡萄酒厂建立营销网络到完善线上销售渠道,从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到建设葡萄仓储库房和储藏冷库……在胡张庄“管家人”杨宝玲的带领下,村里葡萄的销路越走越宽,年年都能卖出好价钱。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8年,杨宝玲又大胆引进了大棚种植项目,让村民彻底摆脱了“谈天色变”的历史。葡萄大棚不仅防雹、防雨、防虫、防范候鸟啃食带来的葡萄减产,还因为提早一个多月成熟上市,让葡萄身价倍增。过去三四元一斤的葡萄,现在卖到十几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胡张庄在种植葡萄的基础上,还向后延伸出葡萄酒深加工等产业链发展模式。截至2020年,522户共1422人的胡张庄,葡萄产业链从业人员421人,占总人口的33%,年产值近1200万元,占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总产值的70%。绿色的葡萄藤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盐碱地变京津“绿肺”

小村三大“宝” 走出致富路——东丽区胡张庄村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在家挣钱能照顾一家老小,谁愿意跑老远打工?”顶着午后的太阳,曹先亮边说边娴熟地往鱼塘中撒着饲料。

50岁的曹先亮以前给人打工,现在养起了鱼蟹和南美白对虾,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小鱼塘能帮助他们一家人过上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去年一年,我们家收入近20万元,这搁以前哪儿敢想?”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笑容写在了曹先亮的脸上。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除了种植葡萄,杨宝玲又带领大伙儿发展起了水产养殖。她自称念起了“生态致富经”。据悉,胡张庄集体经济组织现有土地9731亩,分布在金钟河两岸,除了2000多亩的葡萄园,3000余亩的养殖水面也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的绿色乡村资源,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杨宝玲介绍,胡张庄地处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紧邻东丽湖旅游度假区,“只有让村庄绿起来、美起来,乡亲们才能富起来,才会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也要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中出一份力。”

近年来,胡张庄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用绿色不断增添了村庄的生机,刷新了村庄的“颜值”,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津“绿肺”。每逢夏季,茂密的芦苇、水草包围着块块鱼塘,葡萄采摘园区道路两旁,2000多棵杨树、金叶榆、海棠等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葡萄园与碧波荡漾的鱼塘遥相呼应,在这里,香甜的葡萄留住了游客的胃,田园的美景留住了游客的心。品葡萄、钓大鱼、赏美景,胡张庄村的生态魅力渐次展现,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9月启动路网建设,10月启动水网建设……现在的胡张庄,不再是“北大荒”,而变身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的绿色生态区。一个曾经收入几近为零的村子,如今也发展成了集体年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8万元的小康村。

产业融合打造“沽上田园”

小村三大“宝” 走出致富路——东丽区胡张庄村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考入大学有2000元奖励、适龄老人每人每月有2000元养老补贴、462名适龄村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现在的胡张庄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成为拥有“薪金、租金、股金、保障金”的“四金农民”。

但发展永不止步,为了更好地用好乡村振兴这把金钥匙,集康养、农创、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跃然眼前。

其中,规划确定的精品种植区、仓储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市集、接待中心、特色民宿区等六大功能板块,在不久的未来将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这也将成为胡张庄村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这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既留住了乡土味,又促进了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区域旅游板块的补充,它也是东丽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杨宝玲高兴地说,在区政府的主导下,胡张庄村引资打造“沽上田园”项目,明年6月实现一期项目重点运营。届时,融田园风光、休闲采摘、科普教育、度假休闲、文化旅游、教育研学等元素的胡张庄村,将会给游客带来新惊喜。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胡张庄村陆续建设红色教育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这里建立了东郊区的第一个基层党组织。我们村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村志中还保留着当时珍贵的照片。”杨宝玲自豪地说,“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使劲儿干,村民的日子就会步步高、节节甜。”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