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作者:一枚澜朋友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他曾经被美国军方称为: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民族的脊梁,“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50年代初的新中国,那时候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饱受摧残的国家和人民可谓一穷二白。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在当时,一个国家想通过军事装备水平保护自己,必须发展军事工业,在无法从国外进口的尖端科技领域必须拥有自己的人才。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正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的钱学森当即决定返回祖国母亲怀抱。可是,以麦卡锡为首的政客们却横加阻挠。起先,钱学森被限制参与美军研发工作。一向彬彬有礼的美军军官们变了脸色,他们勒令士兵夺走了钱学森的执照,严禁他前来参观。钱学森的一举一动都被秘密监视。后来,美军更是悍然将钱学森一家抓捕入狱。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后来,在加州理工学院导师及同行们的帮助下,他才得以被保释出来,可这更坚定了他回国的决心。

当时,移民局屡屡不放行。他们得到了美军上级的指令。在公开报道中,美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顶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此话一出,美国政府的迫害愈加严重。

在一个月内,在白日,美军严禁他出外。到了晚上,他们还时常进行了各类审讯。缺乏睡眠和锻炼,这个中年科学家的身体急速恶化,一个月内瘦了三十斤。

一个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竟沦落如此地步,所有人都为他惋惜。

1955年夏北京举行盛大的游行集会活动,欢庆五一劳动节。钱学森通过《人民画报》看到了庆典盛况。

突然惊喜的发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泽东身边的是全国大副委员长陈叔通,正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也是钱家多年的老友

于是,钱学森通过学术同行和朋友的帮助下,秘密写一份求助信,信中写道:“被美国政府拘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他在信中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当前的困境和对归国的期待。

历经数月,这份信途径香港寄到了北京,交到时任中央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的手上。在当时引起了中央的极大重视。

外交部马上给正在日内瓦参加中美大使级谈判的王炳南发电报,让他向美方要求释放钱学森。

在谈判桌上 当美国代表坚称没有愿意回国的中国公民被扣留时,钱学森的信成为了最有力的回击

最终,在中国政府提前释放11名被俘美军间谍和钱学森亲笔信的力证下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只能够同意钱学森回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踏上归故国的路途,为了这一天,他争取了整整5年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临开船前,他对报界发表讲话:“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1956年10月8日,是钱学森回到祖国一周年的日子,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1958年,钱学森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仅用十多年时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就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

钱学森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终身教授的优厚待遇和极高的学术地位,冲破美国反华势力设置的重重阻力,历经磨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一众高技术人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很短时间内造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弹一星”。

今天,这位老人已经在岁月流逝中,渐渐远去了十二年,他已将毕生事业交给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那些年,国民追逐的时代偶像

正是这个梦想,让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曾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目睹过我们这个民族,勇敢而伟大的探索故事。

缅怀,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