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社会学远远比你想象得有用,只是

作者:袁岳

时下,“内卷”一词已经热到一次聊天里没有提到过一次,似乎就是有点落伍的聊天,而且这个词现在使用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社会学里使用这个专业词汇的意涵。这也不是社会学专业词汇第一次流行,实际上XYZ世代、非主流、阶层固化、亚文化等社会热词都来自社会学。

我是一个本科学习法学的学生,但最初发表的论文就是用社会调查方法去解释法律相关现象,我在博士的时候通过了我关于社区不同群体融合的学位论文获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所以社会学是怎么样的一门学问?我不会背教科书上的定义,我就直接告诉你我的感受,这是一门告诉你怎么样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描述社会、洞察社会问题、优化社会运作的学问。

这门学问最大的长处是提供了对于我们周围社会认识和理解的方法论,这门学问最大的不足是固化了社会认识的逻辑框架和分离了社会学知识与社会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学学得好的人,对于社会融会贯通、能万金油般地做各种工作,社会学学得不好的人会把各种社会信息放回所谓经典的社会学传统框架,然后满足于絮絮叨叨的叙述和用处不大的写作。有人可能知道我评价当今社会学专业的一个说法:描述社会现象颇有章法、洞察社会运作小有角度、解决社会问题几乎一筹莫展。

社会学远远比你想象得有用,只是

社会学提供了非常多的描述社会构成要素与运作机制的概念、规则、命题和理论思路,这样社会学就具备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能量,比如社会学发现的结构洞原理,精彩地描述了不同结构主体穿越到其他结构中获得的认同,但是社会学者恰好在社会穿越方面并没表现出长处和积极性;社会学提供了社会影响力的概念,这意味着不同的人不能等同于数学意义上的计数个体,不同影响力的人其实发挥的社会动员作用的权重是不一样的,这也让社会统计学区别于一般统计学工作机制,但是学社会统计课程的学生甚至教课的老师也没进行这样的区别。

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方法需要一定的基础社会学知识,但是只有那些对于社会知识满怀兴趣并且对于丰富的社会参与充满行动力和反思力的学习者,才会体会到社会学的真正妙处。同时现有社会学体系因为过于恪守其学科独立的基础条件,从而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技术、设计科学抱持过于警惕的态度,甚至经典社会学老师迷恋传统社会结构、对技术与网络社会甚至新城市社会都兴趣缺缺、对于社会工作知识与技能都甚是不屑,事实上,今天的社会学贡献的最多算是社会理解的某些环节的知识,而一旦有严重自我隔离,则失去了其动态发展的社会根基。

社会学不仅要关注最新的社会动态,提供社会解释和社会对策的新方法论探索,还应从其他社会学科的新发展中吸取养分。所以我建议学习了社会学本科的同学尽量不要去社会学学课考研或者做博士生,而其他专业尤其是学习应用数学和应用分析方法的同学考社会学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这样的跨学科操作可能更有独特的发展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