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盲人的职业,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按摩师?调音师?云客服?
又或者完全没有概念?
“ 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还可以做什么?”
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会问倒很多人。

图片一:曹瑞在云南抚仙湖游玩的照片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曹瑞的97年盲人男孩,他是一名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左眼失明,右眼0.02,看东西就像浴室里的玻璃蒙了一层水雾,朦胧看不清。残存的微弱视力是他23年来经历过30多次手术,几百万的花销才保住的,与黑暗抗争,打破视障的枷锁,成为他前半生的目标。
现在的他是一名吉他老师,弹吉他行云流水的感觉让人常常忘记他是一个盲人,副业开了一家养生馆,同时兼职做助盲产品规划师。
“我接受命运赋予我的一切,但我永不妥协”,这就是曹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 “水汪汪的大眼睛”原来是眼病中的癌症</h1>
第一次看到曹瑞时,你首先注意到的是他那双大大的眼睛和长长的睫毛,曹瑞刚出生时就带着这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他是家里第一个孩子,也是家里的希望,没有人能想到这双“大眼睛”背后预示的不幸——先天性青光眼,由于眼压升高导致病变眼球增大,角膜扩张,才让双眼会比一般小朋友大一些。
令人羡慕的长睫毛,也是因为从5岁确诊至今18年来每天滴眼药水所带来的副作用引起的。“牛眼睛”“瞎子”这些刺耳的外号是曹瑞小时候常常听到的称呼,但你从他的谈吐交流中感受不到任何阴霾,而是被他脸上透露的那份阳光少年气所吸引,还有他的机灵和聪明。
图片二:青光眼眼中的世界(右上小图为真实环境)
5岁前曹瑞的双眼都是有视力的,但在同年手术时不幸发生了医疗事故导致左眼失明,右眼虽然视野范围小,但在配镜后视力还可以达到0.8。
靠这一只眼睛,曹瑞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也常常把他作为班级里的榜样,骨子里的倔强,不服输的“牛脾气”,让他一心扑在学习上,只为证明自己不比别的小朋友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8">视力被判死刑,“我盲了,10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h1>
12岁那年的儿童节,曹瑞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才艺表演,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很是羡慕,在家人的引荐下机缘巧合的认识了同是视力障碍者的师父。学琴的第一天,师父就告诉曹瑞:“先天性青光眼迟早有一天会失明,你必须学会盲弹”。
曹瑞也谨遵师父教诲,练琴特别努力,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练琴,假期一天能练7、8个小时,甚至更久,手指从长满血泡到磨出老茧,看不到乐谱,师父就把每个音符念给他听,反复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努力加上天赋,曹瑞初二就考过了吉他10级,还获得了中国梦想秀云南海选冠军并靠吉他考上了云南艺术学院附属中学。
图片三:曹瑞妈妈(右)和师傅(左)陪曹瑞 参加中国梦想秀海选时候的合影
初中时,曹瑞右眼视力也变得越来越差,曾经一年做了8次眼部手术,视力极速下降到了0.1,打篮球找不到球的位置,用电脑找不到鼠标,学习看书也费劲很多,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
“青光眼迟早有一天会看不见”,这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把他眼中的世界炸个粉碎,上天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就放过这个男孩,高二那年他因为眼压过高,右眼残存的视力也没有了,学校老师考察后劝他退学,曹瑞的人生突然变得灰暗无比。当初考上云南艺术学院附属中学,老师是看在曹瑞优异的文化课还有对音乐的热爱才破格录取的,本以为未来每天都能与音乐为伴,能向上海音乐学院更进一步,内心无比激动,当眼中最后一丝光明消失,曹瑞的音乐学院梦也随之消失了。
尽管结局早已注定,但当黑暗真的来临,他还是被拖入了无尽深渊。为了保住眼中最后一丝光明,这些年他和家人吃了太多的苦,每次发病时眼球就胀痛得要命,接连引发头痛恶心,但最难以承受的还不是肉体上的痛。
“我妈真的为我吃了好多苦”曹瑞说,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他去北京看病,由于每周要到医院检查一次,为了省下钱看病,他和妈妈只能挤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狭小地下室里,住了整整一年。手术后,需要每隔一小时给眼睛按摩一次,妈妈就定好闹钟等在学校门口,等他下课。爸妈担心老了以后没人照顾曹瑞,于是在他8岁时生了一个妹妹,希望未来妹妹能够照顾失明的他。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怪物”他这样形容自己,每当暴露在人群中,就会害怕别人用或好奇或嫌弃或同情或讥笑的眼光看待自己,他把自己反锁在房间,拒绝和任何人交流,陷入自我排斥的内耗中,不断挣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1">从绝望到抗争,无法改变命运的他开始改变自己</h1>
就算眼中的光消失,亲人的光也会一直照亮曹瑞的人生。刚刚失明的半年,亲人、朋友、师父轮流来安慰他,师父悉心开导他:“看不到你还可以弹琴”,发小还像小时候一样喊他出门,告诉他:“看不到,咱们就一起走慢点,没关系”,还有妈妈的无微不至,“就算你看不到了妈妈也会照顾你一辈子”。在大家的鼓励下,曹瑞终于愿意走出家门,直面阴霾,只要有他们在,曹瑞就能向阳而生。
图片四:曹瑞与家人一起去玉龙雪山游玩的合影
失明半年后,曹瑞进入了昆明盲校,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入学第一天竟然要求军训,盲人怎么军训?似乎闻所未闻。第二天,大概200个视障学生穿着迷彩服肩并肩在操场走正步,看得见的在前,看不见的在后,后面的同学把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开“小火车”,整齐的脚步声,嘹亮的口号声狠狠的冲击着曹瑞惶恐的内心。有一次“开小火车”,中间一位同学倒了后面接连倒了一大片,生活的不便也让曹瑞意识到,看得见的人不可能永远陪在身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靠自己,必须学会独立生活。
曹瑞渐渐和大家熟悉后,开始向大家学习盲人的生活之道,比如盲杖、读屏、出行等,有时大家也聚在一起分享各自失明后磕磕绊绊的经历,在大家的帮助下他逐渐适应了黑暗里的生活,更勇敢地突破黑暗,学会了独立生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2">指尖拨动的不止是音符,还有未来</h1>
从盲校毕业后,曹瑞顺利拿到了按摩合格证书和盲人医师证,也收到了来自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按摩专业的录取通知,但他放弃了,因为他更喜欢拿吉他的感觉,弹琴时别人注意的只会是他的琴声,而忘了他是一名盲人。他凭着对音乐的挚爱,凭着坚定信念与命运抗争,独自抱着吉他去了陌生的丽江古城。
初到丽江,并没有曹瑞想象的那般顺利,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丽江古城的位置一无所知,为了摸清位置他决定先找家按摩店打工,于是挨家挨户的找按摩店询问,但老板一听到他的视力情况就直接回绝。无奈的他只能上网找招聘信息挨个打电话,大概联系了30多家,最终只找到了一家足疗店,打工的间隙也未曾停止练琴。两个月后,当他把古城位置了解清楚,便辞职到酒吧做驻唱收入颇丰。但远在家乡的父母不放心他一人在外漂泊,于是把他接回家,劝他好好做按摩,但他一直抗争不愿接受,也不愿出去找按摩的工作。
图片五:曹瑞在丽江古城时驻唱的酒吧
在家待了近半年后,他在师父的琴行开始做吉他老师。为了更好地教学生,他把一整本教学琴谱都背了下来,学生无论弹到哪里都能准确地知道具体是哪一页哪一行,音乐不仅没有让曹瑞饿死还让他有了不错的回报。
尽管凭着对吉他的热爱和努力曹瑞的生活有了保障,但依靠课时费收入毕竟还是不够稳定,于是师父开始劝曹瑞:“只要会音乐你就饿不死,但按摩可以成为你最后一条生存的道路”,并且劝他不要抵触盲人按摩,盲人学好按摩的同时也应该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曹瑞和师父相识11年了,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他说“师父就是他人生的贵人”,帮助他走过黑暗,陪伴他从稚嫩走向成熟。
在师父劝告下,曹瑞重新报考了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按摩专业的函授,并且和朋友在丽江开了一家养生馆,“生活的选择没有对错,只要肯吃苦,你就饿不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3">敢于抗争才能把握命运,用科技照亮更多“黑暗孤岛” </h1>
和黑暗抗争的18年,曹瑞看待幸福与生活有了自己的定义,他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吉他,并且凭借热爱拥有了现在的生活,但他的梦想不止于此。2020年,受北京一家互联网医疗科技公司的邀请,他成为一名助盲产品规划师,以真实用户的身份参与前期用户调研、产品研发设计及使用反馈,他希望将科技的力量,融入现实帮助更多的视障伙伴。
2020年,他独自一人走过六座城市,跨越2700公里从七彩云南来到首都北京,他用自己参与研发的助盲产品第一次看见大海,实现了丈量世界的梦想。
图片六:曹瑞在鼓浪屿时拍摄的照片
图片七:曹瑞在南京博物馆时拍摄的照片
同时,他帮助200多名视力障碍伙伴免费体验智能助视产品,仔细记录体验并反馈,在与每一位视障伙伴接触时,他也会同大家分享自己学习音乐的经验和生活的理念。在热爱面前,努力和坚持是公平的,我们希望他对梦想的追求能传递给更多的视障伙伴,激励他们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
图片八:曹瑞帮助用户免费体验智能助视产品
曹瑞说,在盲人群体中他是幸运的,有支持自己的家人,有陪伴自己的朋友,更有循循善诱的师父,但还有很多盲人的生活充满艰辛,希望每一位视障伙伴都能不看轻自己,不安于现状,勇敢地追求梦想,就能向阳而生,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