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作者:摇滚天堂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如今,鲍勃·马利(Bob Marley)已经几乎成了雷鬼音乐的代名词,自从与哭泣着的哭泣者(Wailing Wailers)乐队出道以来,他将雷鬼乐从一种小众的音乐,唱成了全世界都在听的热门曲风。

1981年5月21日,鲍勃·马利因病去世,他短暂的一生可以说是真正传奇的一生,而摄影师丹尼斯·莫里斯(Dennis Morris)则非常幸运地在鲍勃·马利还没真正大红大紫之前就认识并跟拍了他,因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丹尼斯·莫里斯第一次遇到鲍勃·马利是在1973年伦敦的地下酒吧Speakeasy Club(Speakeasy这个词是美国20、30年代禁酒时期非法经营酒店的俚称)。

当时丹尼斯还是一个普通的英国高中生,鲍勃·马利却自然而然地邀请他跟随乐队一起参加巡演,摄影师回忆道:“当时正在进行调音,他问我身为一个年轻的英国黑人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天,我去了他住的旅馆,遇到了鲍勃和哭泣着的哭泣者乐队的其他人,然后坐上了他们的巡演旅行车。当时鲍勃转过身来,对我说‘丹尼斯,你准备好了吗?’改变了我人生的那次冒险就此开始。”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丹尼斯在接下来的八年里成为了雷鬼超级巨星的好朋友,他的镜头捕捉到了鲍勃·马利最坦率的一面,在他的镜头下,马利在弹着吉他、跳着舞甚至是打着乒乓球,这些画面在不久之后成了雷鬼巨星最为人熟知的那些标志性影像——直到1981年马利因为黑色素瘤去世为止。

2020年2月,丹尼斯将那些诞生于难忘回忆中的照片结集,在洛杉矶举办了一次专门的画展,他还特意挑选了在原本应该是鲍勃·马利75岁生日的这天开幕。

丹尼斯在一份声明中说:“他给了我信心,他给了我希望,他给我身份,他使得我美梦成真。而对于全世界的其他几百万人,他也做了同样的事情。鲍勃永生,反叛继续(Live up Bob, the Rebel lives on)。”

1

顺风车

Along For the Ride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1973年,丹尼斯在第一次与马利会面后不久就拍下了这张照片。“他问我想不想跟着他的乐队一起上路巡演,”丹尼斯回忆道,“‘好啊!’我用我标准的伦敦东区口音回答。”

2

震动

Vibration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1976年,在伦敦哈默史密斯剧场的舞台上:“当时,这里的扩音系统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

3

玩球

Play Ball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鲍勃·马利在给牙买加贫民区(Trench Town)的孩子们购买足球和体育服装。丹尼斯说:“他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

4

救赎之歌

Redemption Song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丹尼斯说:“我们坐着,我们聊天,我们像往常一样思考。但是这一次不太一样,我不知道当时他已经病入膏肓……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5

搅拌一下

Stir It Up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这是在巴黎俱乐部举行的余兴派对,丹尼斯说:“这个俱乐部因为精英的素养而名声在外,所以当舞池里出现了许多拉斯塔法里教徒(Rastafarians,牙买加的一种教派成员,多为贫困黑人)时,许多客人都只敢害怕的作壁上观。但鲍勃很有种。”

6

慎重考虑

Deep Thoughts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丹尼斯说:“据说鲍勃每天都会吸超过一磅的大麻,他和我进行了很多对话。”

7

在路上,1973

On the Road, 1973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丹尼斯说:“我从来没在照相馆里给鲍勃拍过照片,所有的照片都是外景拍摄。”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
鲍勃·马利:镜头下的雷鬼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