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作者:万象历史

(万象特约作者:一一)

14年前的今天,2003年4月9日,新凤霞的老公、中国著名戏剧家吴祖光逝世于北京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吴祖光(1917年4月21日-2003年4月9日),祖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戏剧家。妻子为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吴祖光代表作有《凤凰城》、《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评剧)、《三打陶三春》(京剧)等。

吴祖光少年成名,是当时中国文坛屈指可数的优秀剧作家之一。本应该能写出更多优秀作品。但很不幸被划为右派,又经历文革。能够最终劫后遗存,已是一点点苍凉的幸运。

吴祖光的好友、书画家黄苗子,曾赠语吴祖光:“生不逢时,才气纵横。”这八个字,是赞其之才,叹其之遇。但吴祖光没有这么悲观,不同意他这位好友的赠语,自下断语曰:“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吴祖光与新凤霞)

戏剧神童

1917年4月,吴祖光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省武进县。父亲吴瀛当时担任京都市政督办公署坐办物(相当于今北京市政府秘书长),后任故宫博物院秘书。

在中学读书时,被京剧艺术的特殊魅力所吸引,跑戏园,捧“戏子”,沉醉其中,不自觉地接受了戏剧艺术的启蒙教育。这对他后来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6年(19岁),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此剧在全国广为演出,颇受赞誊。他被人称为“戏剧神童”。这鼓舞吴祖光将剧本写作为终身职业。

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迎娶新凤霞

1946年(29岁),他任《新民晚报》副刊编辑,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1947年,避难去香港,任编导和导演。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电影。

1946年(29岁),吴祖光曾与话剧演员吕恩在上海结婚,夏衍和叶圣陶是证婚人。婚后,两人发现彼此性格差异很大。1950年(33岁),吴祖光回北京之前两人友好离婚了。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1951年(34岁),在老舍的介绍下,认识了当红的评剧演员、24岁的新凤霞。他们俩的婚事在当年成了北京文艺界的一件盛事。地址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场面很大。男方主婚人:阳翰笙;女方主婚人:欧阳予倩;介绍人:老舍。京城文艺界的大师老友年青一代都来了,茅盾、洪深、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京剧大师的影像

1955年(38岁),在周恩来邀请下,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拍成黑白电影《洛神》和彩色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包含梅兰芳艺术生活纪录片和《白蛇传·断桥》、《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4部戏,《断桥》是昆曲,其他是京剧。

1956年(39岁),将程砚秋的京剧表演艺术拍成彩色电影《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辉煌的夫妻档

1957年,新凤霞创作演出了《刘巧儿》。《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

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还创作了《武则天》、《三打陶三春》、《闯江湖》、《新凤霞传奇》和《三关宴》等大量作品。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再无激情

1957年(40岁),被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黑龙江垦区853农场)劳动。1960年(43岁)回京,虽在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等地任职,但再无创作激情。文革期间,吴祖光再次下放劳动。

1980年(6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新凤霞也被批准入党。1998年4月,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2003年4月9日,吴祖光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吴祖光:我是戏剧神童,我娶了新凤霞,我生正逢时,死不介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