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湖北观察|疫情可控,武汉谋划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打响下半年GDP排位战

作者:王琦 785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刘茜 武汉报道

未来一段时间,如何走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木”,不仅关系着这座常住人口超1200万特大城市的生产生活,也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时隔一年后重回GDP全国第八。

8月13日,在武汉疫情防控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两张新面孔的出现,他们分别是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余功豹、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林清。

“武汉将谋划新一轮刺激消费政策,研究策划系列刺激消费活动,注重线上线下协调发力,帮扶商贸餐饮住宿等企业恢复。”在余功豹做出这番表态的同时,武汉疾控中心公布了这一数据,8月12日,武汉市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这是本轮疫情以来,武汉首次实现零新增。

2020年受疫情影响,武汉GDP为6295.3亿元,比南京低317.1亿元,排名第十位。今年上半年,武汉经济复苏势头非常抢眼,不仅GDP增速以28.6%拿下全国第一,GDP总量也达到8251.5亿元,高出南京628.7亿元,跃升至第九位,南京排名第十。

从8月2日开始的这轮疫情反复,是否影响武汉的强势复苏,武汉能否在下半场排位战中重回全国前八?

<b>力避社会运转经脉“熔断”</b>

8月3日,在清零一年后,武汉出现7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这是武汉在去年6月新冠病例清零后,首次出现本土输入疫情。8月3日,武汉经开区一街道被划为中风险地区,武汉随即启动全员全市核酸检测。

“力图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寻求‘最优均衡’。”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王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去年疫情相比,此次武汉的防控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全员核酸检测摸清底数后,在全面防控的同时,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保持社会体系运行正常,在可控范围内保留正常而必要的商业活动,多渠道增加民生保障,力避社会运转经脉“熔断”。

按照最新版本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区域管理细则》,武汉采取了差别化的圈层管理,将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划分为“三区”:

中高风险区及阳性个案的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为封闭区;阳性个案的密接、次密接及共同暴露高风险人群的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及周边区域为管控区;封闭区、管控区以外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的活动区域为防范区。

在圈层管理中,武汉对不同圈层实行不同的防疫手段,进行次数不等的核酸检测,将疫情锁在了一个小区甚至一栋住宅楼内。“这是从‘无差别作战’到‘定点’清除。”王溥认为,此次武汉采取动态管理模式,更强调控的精准性和差异性,对风险确立或风险隐含的部位重点布防,“露头就打”,避免“全城沦陷”。

“经历过2020,加上疫苗加持,面对今年疫情,武汉市民固然也心急,但心不再慌更未乱,配合度也是有目共睹。”王溥认为,武汉建构的“板块防控”和“线状防控”相结合的复合结构模式,将防控划分为若干“板块主体”,一块一策,强调各个“模块”之守土有责和首位响应,“板块”可便宜行事,内部资源灵活调配。

<b>30家重点企业生产稳定</b>

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振宇向记者介绍,精准防控的目的,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最精准的措施、最小的成本防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去年武汉全面“封城”,工业投资受冲击最大,仅去年1-2月降幅就达到83.2%。此外,复工时间的不断延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处境艰难。武汉大学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罗知当时曾表示,中小企业苦撑两个半月,已经到了生存极限,如果3月底不能大面积复工,中小企业数量将迅速下降。

此轮疫情,通过差别化的圈层管理,经济要素在可控范围内可以稳定流动。数据显示,目前,武汉30家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总体稳定;208家重点商超门店、58家重点电商企业、2大农贸批发市场正常营业;城建重点工程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12号线、两湖隧道东湖段、和平大道南延等项目保持推进。

李林清介绍,此轮疫情中,对于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武汉全力协调市内外供应链上下游原材料供应及产品运输畅通。实行分类施策、“一企一策”、重点企业专班专门政策,支持企业在疫情防控达标前提下,全力稳产增产、达产达效,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和动能。

同时,武汉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李林清介绍,武汉将落实中小微企业降成本若干措施,加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和用工保障力度,严格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余功豹表示,武汉将用好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持续落实纾困专项贷款政策。开设“绿色通道”,受理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建立审核绿色通道,对纳入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有明确政策标准、落实到具体企业的项目,加快资金审批进度,及时拨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b>新一轮消费刺激要来了</b>

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武汉开始谋划新一轮消费刺激政策。8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余功豹和李林清均提到,武汉计划采取措施刺激消费,帮扶商贸企业加快恢复。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各地一直将提振消费作为去年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

2019年,武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9.64亿元,位居全国第六。2020年,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武汉在解封之后立即出台了一系列消费刺激“组合拳”,包括发放消费券、A级景区免门票等。

从2020年4月19日起至7月31日,武汉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投放5亿元“武汉消费券”。在武汉市财政拿5亿元资金的同时,阿里巴巴、美团和腾讯三家平台也匹配了总价值约18亿元的平台、机构和商户消费券参与活动。也就是说,总共23亿元的消费券投向武汉市场。

2020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在前三个季度跌至第十,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年则反超杭州位列第九。今年上半年,虽然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28.1%,但是再次被杭州反超,杭州领先武汉190亿元。

此轮疫情,最先受到冲击的依然是餐饮、旅游等行业。在武汉,封闭区除保留部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外,其他商贸服务、娱乐、餐饮、健身活动等场所全部停业。管控区可保留一定数量超市、农贸市场等;防范区暂停运营密闭经营场所,超市、农贸市场限流,餐饮场所禁止堂食。即使在非疫情防控区域,市民也自觉减少了外出机会。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上半年消费十强城市的研究中提到,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武汉之外,其他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对于武汉而言,消费的恢复、提升将是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给武汉更多的耐心,政府也可以采取更为积极的促消费措施”。

不管怎样,刺激消费一直是武汉的发展重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类似消费券这种短期密集的刺激消费举措,可以对当地的消费和经济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后期还需要政府精准引导,最终将政策的实际作用最大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