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3日
竹节虫是昆虫界的伪装大师,是山林里的隐士。
虽然竹节虫身体很长,但是肢体纤细,体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十分难以发现。只有在夏季走进密林中,仔细观察才能偶遇这种隐士。
在深圳二十多年的登山护林中仅仅只有三次遇见并拍摄记录到了竹节虫。
第一次
2005年5月的一天在梧桐山半山腰的密林中遇见一只绿色的竹节虫。

第二次
2008年7月一次和山友们溯溪老虎涧途中,坐在溪边的石头上休息时,突然看见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一个树枝在动,附身低头细看,原来是一只棕褐色的竹节虫,在慢慢的爬动,它太会伪装了。
第三次
2018年6月的一天,在梧桐山恩上村环形山路上拍摄蜘蛛时,突然发现垂挂在大树上的一根树藤上站着一只竹节虫,不注意观察,就会走过而不知道有位隐士就在这里,肉眼看只能看个轮廓,拿起相机对着镜头都看不太清楚,好在它一动不动让你拍个够。
山中隐士总是住在密林深处,这次竟然自己走到了路边接受采访,实在是巧遇。
回来把照片下载下来,仔细看,才看出它小小的头、二条触须,纤细的身体和腿脚。把上面这一张照片裁剪放大了,才看见它转过头来眼睛在看着你,
只要你不惊扰它,它就继续伪装成树枝。下面的这张照片左侧是一根树枝,比较一下这只竹节虫,二者的确有点像。
(2018年6月20日梧桐山恩上村)
据“ 百度百科”介绍:竹节虫简称“虫䗛”(xiū),分有翅或无翅二种。体长一般在6厘米至24厘米,为中型或大型昆虫。
竹节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和竹林,全世界约有2200余种,中国大约有20多种。竹节虫是植食性昆虫,可以危害植物。专食植物的竹节虫等类昆虫为保护自己,会分泌对食肉动物产生刺激的物质,所以不要手抓竹节虫。
竹节虫行动迟缓,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晚上出来活动,取叶充饥。是夜行性昆虫。
竹节虫体色多为绿色或褐色,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呈节奏性体色变化,有典型的拟态和保护色。竹节虫能根据光线、湿度、温度的差异改变体色,让自身完全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看上去非常像小树枝,它们伪装得十分巧妙,只有在爬动时才会被发现,所以鸟类、蜥蜴、蜘蛛等天敌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2020年6月驴友 @学囿LWX在梧桐山又一次发现拍摄到了竹节虫,
竹节虫奇特的隐身生存行为,使它成为最善伪装,最具高超隐身术的昆虫。
在这里遇见了蜘蛛和蛛蜂的猎杀情景
恩上村环形山路边蝴蝶、飞蛾等昆虫多,也就集聚了几种大小不同的蜘蛛,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布网守猎的蜘蛛网,时而可以看见蜘蛛捕获的猎物。(下图蜘蛛捕获一只知了)
蜘蛛是肉食性昆虫,却也有天敌 ,蛛蜂就是蜘蛛的天敌之一,在这条山路的路面上就几次看见蛛蜂猎杀蜘蛛的情景。
蜘蛛猎杀知了等昆虫和蛛蜂猎杀蜘蛛都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食物链的每一环都是重要的,一物降一物,从而维持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造就了缤纷多彩的世界。
生态摄影 就是 寻找大自然的美丽,记录动植物的精彩,在其中就有 寻找的乐趣和分享的高兴。
登山护林,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一项生态环保公益活动,付出的是时间和精力,收获的是一份好心情,高兴的是把遇见的昆虫鸟雀等动物拍摄下来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见野生动物美丽动人而又奇特的身影。
太极驴 老董
2018年6月28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