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里熟客说
这原是源和堂的老师傅退休后
自己重新做的营生
贵是贵了点,但一瓶总能「见底」
很多人一吃根本停不下来
橘饼(罐)
¥28
蜜李(罐)
¥25
枇杷片(罐)
¥45
01
藏在百源路,年轻人基本不知道
如果不是挑剔的嘴,估计还真不会拐到这家蜜饯店,就认准他们家蜜饯。
在这随手一指都能找到十几家老店的百源路上,源珍蜜饯的位置算不上显眼。
它不在沿街店面,而是藏在百源村。从天福茗茶旁小巷子往里走几步路方能看得到招牌。
YUANZHENMIJIAN
早在“源和堂”还叫“盐和糖”的时代,阿姨的公公婆婆就在厂里学了一门好手艺。
退休后,夫妻俩就自己捣腾着卖点蜜饯,也把手艺传给儿子和儿媳妇。
延续家庭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又舍得真材实料去腌制,源珍蜜饯保留了传统手作的地道口味,在一众蜜饯老店里脱颖而出。
看店的阿姨正是儿媳妇珍啊。她说,“蜜饯是卖了40多年。一开始没有弄商标,也没有店名。很多客人反映,这么好吃,要有自己的招牌啊…”
后来,在儿子的帮助下,取阿姨夫妻俩的名字各一,于是有了现在广为人知的“源珍蜜饯”。
02
爱吃蜜饯,爱礼佛
泉州人信佛,也爱礼佛。早一二十年,很多泉州人都会专门买蜜饯去五台山、普陀山等地烧香拜拜。
店里摆了几十种蜜饯,橄榄、山楂、桃肉、杨梅、草莓、陈皮…都是阿姨家自己做的,干干净净。
阿姨卖东西有个坚持,不会搭售其他鱼干、肉松等荤的东西。“这样才纯粹,佛祖吃起来才开心。”
橘饼
橘子经过蜜糖渍制后,就成了橘饼。源珍的橘饼沿用传统的做法,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
整个橘饼的颜色呈现健康透亮的橘红色。果肉被压得很实,是漂亮的梅花状,表皮凝有厚厚的一层糖霜。
在中医里面,橘子浑身是宝,可以开胃通气,治嗽化痰。
阿姨告诉我们,将橘饼切片,然后裹上糯米去炸,给小孩子吃的话,可以缓解拉肚子,对孩子的肠胃也较好。
蜜 李
新鲜的李子偏酸,牙口不好的人轻易不敢尝试。但是,腌制后的蜜李连老爷子也能接连吃上好几颗。
蜜李,算是福建的特产之一。小时候,家里春节一定要采买蜜李才算完整。
相对蜜枣,蜜李的含糖量应该说是7分糖,不会甜到发腻。
泉州人好喝浓茶,茶喝多了也容易引起茶乱。这时候吃上一片蜜李,瞬间肠胃就舒坦了。
枇杷片
古人把枇杷称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有生津润肺、祛痰止咳、清热养胃等功效。
在番仔的记忆里,这是唯一一个可以大量吃而不会被长辈劝阻的水果。
蜜渍过的枇杷,果肉被理成一片片漂亮的橘红色果片,口感柔软,微带咀嚼感。
就着电视剧,枇杷片完全是停不下来的健康小零食。
03
蜜饯蜜饯,里面有蜜
源珍蜜饯的做派依稀是旧时的模样。店门口摆放着简易的茶盘,有熟人过来就倒茶闲聊几句。
既不会过于热络,也不至于太冷淡。有种去留随意的无谓。
珍啊阿姨初初看起来并不是一副和善的面容,可是任谁跟她多聊几句,都能发现阿姨那傲娇而可爱的灵魂。
爱喝茶,各种茶;开口就是“阿弥陀佛”;一边让茶,一边让我们试试这款那款蜜饯;说着辛苦,却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蜜饯蜜饯,就是里面有蜜”。
与老字号的相遇,主角变换,故事不一;但是,传统守艺人那平实而长远的坚持,总能让人动容,感慨万千。
///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134期
● 源珍蜜饯 ●
价格
散装称重,丰俭由人,支持快递
地点
百源路百源村4栋103号(天福茗茶边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