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考研必看电子信息专业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我的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本科期间成绩还算得上优异。拿过几次奖但也不值一提,临近毕业前期,一直在校园安逸的我突然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去走。看到身边的同学一批又一批地踏出校园的大门,有创业的、实习的、找工作的。而我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新学弟学妹的到来,我意识到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了。老师和认识的学长这个时候建议我去考研,但是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我不敢犹豫,就花了一个星期选了目标院校。其实也是有过考虑的,能力有限,时间也有点紧迫,准备得也很仓促。985高校就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于是我就在北京选择了我的理想院校,北京科技大学就随之到来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短促的精炼的考研经验。

(1)政治,我选择的参考书有肖老的三件套《肖秀荣精讲精练》适合政治基础的学习,《肖秀荣1000题》,适合前期刷选择题,《风中劲草》,这本书是在后面才出版的,适合总结性用书,最后用的是徐涛的小黄书和肖秀荣的4套卷。1000题花了我好长时间,我除了马原部分刷了3遍,其余部分我只刷了2遍,马原实在是晦涩难懂,选择题其他的资料我也没用过,倒是任汝芬,蒋中挺,还有石磊他们的模拟卷当中的选择题我做了,这部分刷选择题是在12月份当做考前训练给自己增强信心的,大题我没刷,我在考研文库里已经写了很多了。大题是用真题来模拟自己的思路再背诵小黄书和4套卷来准备的,也并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就这些了。

(2)英语

英语,我想说在前面的是英语要有很多的词汇量积累,随便一个人抽你单词的意思,你能说得很全面,那你的英语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开始复习阶段早上半个小时,晚上半个小时,中间零零散散温故而知新,分好几轮去背诵记忆,记忆的方法相信大家早就融会贯通,主要的是要付诸实际,标记好重要的,不认识的词汇进行重点记忆,英语的大头是在阅读和作文,这也是我考试写题的顺序,先做阅读理解,再写大小作文,现在刘晓燕的保命45分好像出来了,大家也可以去某站看看,及时观看,教你的都是一些套路,猜答案而不是做题,不一定要用这套方法,但在自己模棱两可的时候还是可以学习的,往往就对了。

(3)数学

数学一偏难,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早点学习。习题册用汤家凤的就可以,首先汤神的题偏基础,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是比较适用的;其次是题量多,可以让考生多练习,巩固基础;第三可以结合着汤家凤的网课来做题,事半功倍的。数学一毕竟是四本书,所以时间周期过长,学的话一轮复习至少要5个月左右才能把基础打好,除非是报辅导班,这样可以缩短复习周期的,如果考虑辅导的话,新祥旭还不错。是专门做一对一辅导的,比较有针对性,可以去了解一下。

(4)专业课

自控考试大题是特别重要的,其实要我说经验教训啥的,真的难说,因为这本书重点很明显,基本每一个章节一道大题,做历年真题就会发现这个特点。本科学过自控的也知道这10来个章节的重点都可以掐着手指头输出来,开环闭环,奈奎斯特等等我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也可能考选择和填空,选择填空就是小题,当然也许今年考了明年不考也难说,学校又没规定只考大题或者各种结合。下面是个人的考研看法,仅供参考。经历过北科控制工程考研的研友们都清楚,想要出现一模一样的历年真题是很困难的,超纲部分也不是没这个可能,所以还要额外加上其他的一下资料。So,可以去图书馆选择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比如部分章节例如第九章的内容可以看王孝武的《现代控制》,还有其余经典控制和最优控制就可以用胡寿松第六版的“大红书”了,这两本课本的合集就可以覆盖考试的全部内容了,这两本书也有比较全的知识点。剩下要做的就是去吃透这两本书,其实就算本科学自控,学起来也是挺吃力的,考试考得太细或者计算出问题。这就是当时本科期末考试的教训,但是考研更有总结性,那么如何吃透消化这两本书?可以去B站找些资源来看,有人看石群老师(讲的细)的,也有人看西工大卢京潮老师(讲得精彩)的。当然也可以找个补习班,比如新祥旭,他们的专业课研究业已经十几年了我觉得体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比较简单粗暴哈。但都是真材实料的寄东西,这些干货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