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距离去年4月8日武汉解封,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
这座英雄城市浴火重生,民众的生活逐渐恢复到以往的模样,经济也实现了复苏和增长。
可回过头来看看武汉曾经历过的苦难,还是让人忍不住落泪,疫情的肆虐改变了这里所有人的生活,
太多记挂的人,太多惦念的事,汇在一起,谱写出你我关于抗疫的共同记忆。
在这其中,有一只名叫“小狗子”的忠犬,
它在疫情期间被迫流浪,和一名留守武汉的工程师张连皓相依为命,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的故事.....

(本文视频截图, 来自导演周浩的纪录片《武汉工厂》)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连皓原本是天津人,工作缘故,他被调度到武汉,任职联想武汉工厂的产品工程经理,他远离家人,独自一人生活在租住的房子中。
张连皓
2020年一月,张连皓乘高铁回天津过年。
那时,新冠病毒已经悄然在人群之中传播开来,
很不巧,张连皓所在的车厢上,也有人感染,于是,被“密接”的他很快就接受了隔离。
幸好,张连皓本人并无大碍。
然而接下来,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逆行”回到武汉。
他所在的联想武汉工厂,是联想最大的自有工厂,1月停工之后,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当时每多停工1天,就会损失约1亿元人民币。
因此,他选择回到武汉,想要帮助工厂进行抗疫工作,重振生产。
也就是从这时起,他和“小狗子”结下了缘。
张连皓租住的房子就在工厂对面,从家到办公室,只需步行10分钟。
封城之后,他发现小区里出现了一些陌生的流浪狗,这些狗狗很亲人,也很干净,有的脖子上还挂着项圈。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只小黄狗。
用张连皓的话说,它很“护食”,每一次喂食,它都是最积极的那个,如果旁边有别的狗狗抢食,它会毫不留情地把它们吓退....
这只小黄狗就是“小狗子”,张连皓即兴给它起了一个名字。
“小狗子”特别乖,经常会把前爪搭到人的身上撒娇,它也很通人性,指令基本上都能听懂,张连皓心想,这大概是一只因为疫情和主人分开的家狗。
自从给它喂过一次食之后,“小狗子”就“赖”上了张连皓。
每天早晚固定时刻,“小狗子”在小区门口和工厂门口等待张连皓的出现,护送他上下班,陪伴他上班这10分钟的路程。
有点忠犬八公的感觉了。
二月的武汉空空荡荡,往日熙攘的街道如今冷清又寂静,独自生活的张连皓难免感到孤独和恐惧。
可“小狗子”的出现缓和了他的情绪,每天上班下班都有这个小家伙的陪伴,日子也变得没有那么艰难....
而“小狗子”,也认定张连皓就是它新的主人。 一次下班后,“小狗子”一路跟着张连皓就进了公寓大门,还机灵地坐上了电梯,一副说什么都要跟他回家的样子。
但他犹豫再三,还是把“小狗子”带了出去,没让它进家。
虽然于心不忍,但张连皓的确有着自己的顾虑:自己的房子是租的。不确定房东是否同意。 同时也因为自己独居,下班的时间也不固定,可能没办法好好地照顾它。还不如让它待在外面,也有一些好心人在喂它。
“小狗子”也明白了张连皓的意思,不再强求着和他回家,而也只是每天在固定的地点等待他的出现...
一起享受着每天上下班路上这两者互相陪伴嬉耍的时光。
有一天下班回来,张连皓没能在“小狗子”经常出没的地点看到它的身影,他有些着急,怎奈一转眼,就发现这家伙正懒洋洋地趴在小区内的花坛旁边。
听到张连皓的声音,“小狗子”一下子就支棱起来,转了个圈,立刻跑到他的身边,一旁的安保都感到惊讶:“咦,这狗竟然认识你啊?!”
张连皓语气里止不住地骄傲,说:“那当然啦,我每天都喂它!”
每天张连皓下班后,都要跟“小狗子”你追我赶地在小区里玩了一会儿。
难舍难分的告别时刻又要来临,“小狗子”一路追到张连皓的楼栋门口,知道自己不能进去,于是就在玻璃门外目送张连皓回家。
期间邻居进进出出,大门几次敞开,“小狗子”也乖乖地待在门外,没有趁机上前,
一人一狗就这么隔着玻璃门互相望着,谁也不忍心先行离开,
张连皓明白,“小狗子”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家,把它独自留在外面,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挥手再见后,张连皓终于上楼,消失在“小狗子”的视野之中,而在门外又默默驻足了一会儿后,“小狗子”才离开,不知道跑向何方.....
慢慢地,“小狗子”在这片区域已经有了名气,这一人一狗也成为当地每天等待的一道景观,小区安保了解了他们的关系,每次下班回来,安保都会主动告诉张连皓,“小狗子”在哪里。
整个2020年的3月,张连皓作为工厂“返汉办”的成员,承担着把6800名员工接回武汉的重任。 在依旧处于封城状态下的武汉,唯一的做法只有点对点的专车。12天的时间里,安排400多班车,安排沿途接人的名单,路线。
为此,张连皓忙得焦头烂额,经历着多重的压力。
而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小狗子”帮了张连皓很多。
每天下班和狗狗玩一会儿,这种紧张压力的状况就会舒缓很多。
时间过得飞快,冬日的阴霾一去不返,人们脱去沉重的外套,
武汉也终于等来了解封的日期,
然而就在解封的第二天,“小狗子”不见了.....
张连皓找遍了“小狗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也问过同事和安保,但没有人再见过它,
他猜想,“小狗子”可能是被原来的主人接走了,也可能是找到了新的归宿,
他的心里空落落的....
解封后,小区里的流浪狗少了很多,张连皓原本熟悉的四五条流浪狗,如今都再次拴上绳子,和主人同进同出。
可这其中,唯独没有“小狗子”的身影,它的年纪已经不小,如果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张连皓唯一期盼的,就是它能有一个安稳幸福的余生。
现在,距离解封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年了。联想武汉工厂的门前,再也没有这一人一狗的身影。
不过,张连皓在厂区举办的抗疫纪念影展上,又看到了自己和“小狗子”去年的照片。刹那间,去年那2个月的陪伴的记忆,一下涌了上来。
现在张连皓已经养成习惯,每次在马路见到狗,都要去认一认,是不是自己的“小狗子”。
一年过去了,张连皓仍在想它....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有时我也会想,会不会有一天他和小狗子真的再次遇到了。 当它听见我叫它“小狗子”,它眼睛一亮,然后向我跑来。”
回想疫情初期,封城的大街上,一人一狗独览空城,真不知是放大了寂寞,还是彰显了人与动物的情谊。
狗狗会在人最孤独时陪伴着我们,也能读懂我们的心情,感受我们的情绪,它回专注凝视听你幼稚和它陈述,也会在你快乐时与你尽情嬉戏玩耍,人与狗的感情简单却美好。
一丝偶然,一段相伴,一份情感,虽然分开,希望它会被人宠,终有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