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东进!山东纵队六支队“虎二营”
平阿山区抗战纪事(四)
——怀念家族抗战先辈们
九女泉阻击战斗
——掩护115师休整
王瑞臣参加九女泉战斗,二营获“猛虎二营”称号。1939年9月14日,为掩护一一五师师部在东平县二区九女泉一带进行休整,六支队二营奉命进至九女泉附近担任警戒任务。当日,东平、东阿等县日伪军五百余人,在驻东阿日军指挥官山吉和驻东平日军指挥官三原的指挥下,南北合击九女泉村。15日拂晓日伪军由丁圈(现丁泉)进攻二营驻地罗圈崖。从早上9点开始,指战员苦战四个多小时,追击敌人二十多华里,烈日高温,滴水未进,有的战士因中暑昏迷没有水抢救失去了宝贵生命,营部领导组织七连送泉水。13点多钟,五连开始向南山攻击,六连则向南天观迂回,攻击南山的五连战士们互相掩护、交替前进,五连连长夏树林、指导员吴志笃指挥机枪班掩护战士们前进到距顶峰三十多米处,将敌三面包围,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残余敌人只好溃退下山,逃向东阿县城,本部咬住不放,一直追至东阿城下,下午4时30分战斗结束。
九女泉阻击战斗,二营顽强阻击敌人八个小时之久,打退敌人连续七次进攻,毙日军二十余人,伪军六十余人,掩护一一五师师部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二营战士伤亡二十多人。平阿山区人民到处传颂着部队英勇战斗的事迹,对于二营十分敬仰,赞誉为“猛虎二营”,因为营长姓胡,有的还亲切地称作“胡2营”。【5】
1939年9月,王瑞臣随六支部二营歼灭平阿山区黄坡一带不打鬼子、专搞磨擦、破坏抗日活动、一味搜刮民财绰号“钱九团”的钱赞臣团,扩大了平阿山区根据地。
1939年11月下旬,宁阳、汶上、东平、东阿、肥城等五县的一千余名日伪军向泰肥、平阿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支队各营坚决进行反“扫荡”,激战持续一周,终将各路进犯之敌击退,毙伤敌伪二百余人,缴枪七十余支。
1939年11月下旬,东进支队一部在东平县独立营的配合下,在三区金山口、辛庄一带粉碎泰安、肥城、平阴、长清、东平五县日伪军的“扫荡”后,全部离开东平,开往鲁南。
从1939年3月到1939年11月,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进驻东平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是东平建党、建政、建军、民运等工作大发展的时期,他们为创建泰西、平阿、大峰山三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下基础,在东平大地上三进三出,与日伪军周旋,不仅沉重地打击敌人,而且指导帮助东平县委开展抗日斗争,为掀起抗日救国运动,战胜日本侵略军,建立和巩固东平县抗日根据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东平县的抗日斗争写下重要篇章。【9】
1939年12月8日,王瑞臣随六支队二营围剿肥城红枪会反动组织。在泰西地区,红枪会(又叫大刀会、黄沙会)几乎村村都有,许多红枪会成了抗日的同盟军,但也有少部分红枪会为日伪所用,走上了反动的道路。1939年12月初开始,王瑞臣随六支队二营奉调开赴肥城四区南北尚任,受命和肥城县独立营协同作战。8日,六支队二营在固留、魏家坊村、佛庄(伏庄)一带围剿当地红枪会反动组织,使日伪军操纵红枪会反对共产党、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阴谋完全破产。
1940年1月,平阴县参议室成立。黄晋三、邹康侯、刘洪犹为参议员。
1940年1月10日,泰安、长清、平阴、济南等地之敌五千余人,兵分五路合击大峰山区。六支队面对装备精良的强敌,采取迂回、穿插、内外夹击等战术,先后将各路进攻之敌击退。前后共毙伤日伪军一百一十余人,俘十三人,获长枪三十余支、战马三匹。【13】
(末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