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了让李白出丑,杨国忠特意出了上联,没想到反而中了李白的圈套清朝的“人”和“管”李白的对子:骂人骂得让人拍手叫绝

作者:咖啡馆说史

在我国历史上,对对子是一件极为风雅的事,它看起来很简单,只有上下两句,但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对子里面包括的知识面相当广,既有最基础的文字学,也包含了典故、音韵、修辞和逻辑学,所以要对出好对子,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和“对穿肠”两人交锋,看起来是艺术切磋,实际上是唇枪口战,寸步不让,甚至到了一决生死的地步。

为了让李白出丑,杨国忠特意出了上联,没想到反而中了李白的圈套清朝的“人”和“管”李白的对子:骂人骂得让人拍手叫绝

在实际生活中,用对子来决生死的做法并不多,但是好的对子往往能穿透历史,一直流传至今,让隔了几百上千年之后的人读了仍觉得高明、绝,比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清朝的“人”和“管”</h1>

清朝初年,南方有一个姓“任”的地方官,他做人比较刚正不阿,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一旦看不出下了,便趁口舌之快,总要讽刺几句才过瘾。如此一来,自然得罪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

有一次,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奉旨督察地方,其职责就是查访有无违法乱纪之事。当地的权势官宦,趁机诬陷姓“任”的地方官,说他无恶不作,鱼肉乡里,管御史收到举报后,立马变得火爆了,他对姓“任”一通训斥。

为了让李白出丑,杨国忠特意出了上联,没想到反而中了李白的圈套清朝的“人”和“管”李白的对子:骂人骂得让人拍手叫绝

训完之后,管御史还觉得不够,便卖弄文采一般地说:“既然你这么喜欢讽刺别人,那好,我给你出个对子,你要是能对上,就……”说完,管御史就顺口念出了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这个上联,听起来很绕口,其实是讽刺姓“任“的地方官,总是讽刺别人,到头来又被别人讽刺或投诉,不如早点闭嘴。平心而论,这个上联还是很有讲究的,它还跟”任“字同音。

但这并没有难到姓“任“的地方官,反而被对了一句真相对对的对子——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这个下联,基本意思是:你管我,那总会有能管你的,管来管去,都是被人管的,你要”何必多管“呢?言下之意,管御史多管闲事。

由于对得实在太好了,管御史反而被怼得毫无面子,只好悻悻而走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李白的对子:骂人骂得让人拍手叫绝</h1>

话说,李白被召入宫后,由于才华横溢,被杨国忠等人嫉妒。一天,杨国忠盛情邀请李白一起对对子,而且是高难度的“三步句“,意思就是三步之内,要对上,不然就算输了。

为了让李白出丑,杨国忠特意出了上联,没想到反而中了李白的圈套清朝的“人”和“管”李白的对子:骂人骂得让人拍手叫绝

杨国忠为了挤兑李白,事先就准备好了对子,于是先念出了上联——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但凡有一点学识的人,都能看出来杨国忠来者不善,明着暗着骂李白是猴子。李白也不示弱,于是让杨国忠“起步“,而且保证三步之内对出下联。

不料杨国忠刚抬脚,李白便开口念到“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这句话中,“出蹄”也就是“出题”的谐音字,反观杨国忠被骂是“畜生出蹄”,便僵住了,他若是继续走的话,就明显是畜生了,不走的话,也不行,就像是中了埋伏一样,进退都不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好在大家都是文化人,最后还是一笑而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