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黑鳍金枪鱼四处游荡,萤火虫飞进城,5000多种北京"家"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富鸟类的首都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性,是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质量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2020年开始,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了全市范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这是北京市首次开展此类调查。

这是北京生物多样性的"普查"

生物多样性调查需要一个完整的自然年,预计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初步了解北京的生物多样性底线,并逐步将生物多样性监测纳入常规生态监测。调查主要依靠人工,选址主要选择自然保护区、林地、自然公园、原生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

调查聚焦北京生物多样性的"大本营",被认为是北京生物多样性的"普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曹志平告诉记者,2020年,全市将划分为212个网格,对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鱼类、昆虫、藻类等部分网格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全面调查。地面共记录了82个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共有5,086种物种。

在此基础上,北京制定了2021-2025年生物多样性调查规划,旨在实现"十四五"期间调查网的全覆盖,动态摸清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底部。

生态环境指数连续6年改善

10年内鸟类数量增加了79只

"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环境指数(EI)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64.2上升到2020年的70.2,同比增长9.3%,实现了连续六年的改善。北京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17%,植物物种数量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目前,北京有明确的鸟类记录,鸟类占全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国北方城市独树一帜。这些是北京生物多样性的缩影。

为什么北京有这么多生物物种?据介绍,北京的海底条件都很好,北京北枕燕山,西依托太行,四周群山,西围太行山和燕山,北环山,东、南到海半包围地形,被称为海湾形"北京湾"地形,在同一纬度,地形条件也比较好。

同时,北京的海拔差超过2000米,地形复杂,有中山、低山、丘陵、梯田和平原等各类地貌,还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渭运河和大庆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木丛、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 栖息地类型,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而北京的重要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两山两江"(燕山、太行山、永定河流域、潮白河流域),这里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界区,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北京市天然物质基地提供了历史渊源, 为城市提供重要的生态基础和生态屏障。

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有八条国际鸟类迁徙走廊,北京位于"东亚-澳洲"候鸟迁徙区,这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最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有明确的鸟类记录,鸟类占全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国北方城市独树一帜。根据最新记录,北京已记录了503种鸟类,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79种。

河流生态修复

黑鳍金枪鱼已经定居在几个水系统中

近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更多的动植物、鸟类选择在北京定居。记者了解到,在生物多样性调查的第一阶段,北京发现了很多"新朋友",也发现了一些拓展自己生活领域的"老朋友"。

经过2020年的背景调查,北京目前已记录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82个,共有5086种各种物种,在北京发现了70个新纪录物种,其中苔藓植物40种,管状植物3种,昆虫16种,大型真菌11种;

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水棉是北京的一种防护等级植物,它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在清澈、流动的水体中生长,才有它到位,说明水质非常好。如今,在海淀、延庆、昌平、怀柔和密云等地都发现了水棉的身影。

黑鳍金枪鱼四处游荡,萤火虫飞进城,5000多种北京"家"

黑鳍金枪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小鱼,是北京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喜欢生活在相对干净的小江中,大多在水体、低层活动。近年来,北京的河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黑鳍金枪鱼可以定居在城市河流中,北京的海淀、房山、密云、怀柔等水系都有黑鳍金枪鱼的"家"。

黑鳍金枪鱼四处游荡,萤火虫飞进城,5000多种北京"家"

黑鳍金枪鱼(雌鱼)张敏为地图

黑鳍金枪鱼四处游荡,萤火虫飞进城,5000多种北京"家"

黑鳍金枪鱼(雄鱼)张敏为地图

"通俗地说,这些物种是当地环境质量的一些或更多的指标。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春兰表示,水棉和黑鳍金枪鱼都是专家公认的水质良好的指示性物种。去年的调查显示,城市河流的管理和生态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城市增加绿地面积

萤火虫也飞进了城里

记者了解到,北京还在东城、海淀、石景山、大兴等城市公园发现对空气、水、植被、光照条件敏感的萤火虫,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就像北京比较常见的萤火虫类型,它们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植被中,水源清新,空气清新,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经常作为生态环境良好的指标。刘春兰坦言,过去一段时间,萤火虫在公众面前有所减少,"这次调查非常出人意料。"

黑鳍金枪鱼四处游荡,萤火虫飞进城,5000多种北京"家"

黄脉翅氟在穿越尽头(张旭为图片)

此外,在中心城区发现了东北刺猬、黄蜻蜓等动物,还发现了日本松鹰、红脚猛禽,这反映了近年来中心城市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栖息地。

同时,平原地区发现了白头鸵鸟、啄木鸟等更多森林鸟类,还发现了黑斑褶蛙、中国森林蛙、赤峰肉等两栖爬行动物,以及鲭鱼、黑鳍金枪鱼等鱼类,说明近年来,通过数百万亩的造林, 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绿色生态空间扩大,生物多样性丰富。

加强保护的生态保护区

豹猫出现在山区平原

生态保护区是北京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通过坚持生态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栖息地保护、水生态恢复等措施,北京生态系统质量最好得到了有效保护。调查发现,有蓝头鸭、棕马鸡、大花兰、轮叶贻贝等受威胁物种,还发现豹猫、角蛇形春、紫蕨等国家优先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大量野猪、软猕猴桃、刺猬等重点保护北京野生动物。

豹猫作为北京现存唯一的野猫,在调节当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自上而下的作用。在去年的调查中,工作人员仅在门头沟和延庆地区就观察到了140多只豹猫分布。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豹猫出现在北京的山区和一些平原地区。

此外,北京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6%。鸟类数量也在增加,仅来自北京的雨燕数量就有所回升,表明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改善。斯威夫特也被称为娄燕,是北京著名的夏季候鸟,名副其实的无脚鸟,原来就住在北京高大的老城建筑屋檐下。如今,在很多桥洞、采暖管道等地方,还可以看到斯威夫特的身影,这也意味着斯威夫特越来越适应城市生活。

立即访问:

做好扩大环保能力的"加法"

生态环境的稳步改善,得益于各方的努力和各方的努力。近年来,我市还坚持疏浚整改推进专项行动推进,在坚决打击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好非资本功能疏浚和减污"减法"的同时,统筹管理景观林场湖草沙系统,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行南北调、平原地区万亩绿化工程等绿化工程,做好扩大环境容量的"增补"工作。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正在发挥生态优势,不断探索"两山"改造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和流行的"两山"改造模式,促进生态富民、绿色发展。

延庆区组织冬奥会,以世界公园为契机,发展冰雪运动、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门头沟区结束千年煤矿开采历史,开展永定河生态治理,打造"绿水绿山门头沟"品牌。密云区提升全区实力,为首都保持"一盆清水",形成如"蜜蜂蜜"、"古北水乡"等"两山"模式。怀柔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怀柔科学城",建设"国际之都",打造"中国电影之都"、"科技创新与会议休闲电影文化"三驾马车,推动"两山"理论扎根。

来源 北京日报 客户|记者 罗伟

编辑:王伟

流程编辑 刘伟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