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过楼观的老子墓,会看到叛牌匾上“老子墓”三个字,但是没有落款。据多方考证,书此牌匾的是清朝状元毕沅,这个最“幸运”的状元中状元的过程可谓是天上掉馅饼,今天给你讲讲这个故事。
这事发生在清朝年间,乾隆皇帝的时候。
毕沅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父亲很早就死了,跟着母亲相依为命
他的母亲是一位学问渊博的才女

毕沅自小耳濡目染,6岁熟读经典,10岁出口成章
等他长大了些,母亲又把他送去名师那学习
告诫他,“不能辜负自己所学的。”
之后,毕沅参加乡试中举,进入了军机处
军机处是帮助皇帝处理加急奏折事物的地方
毕沅是里面一个小文员
为了更广阔的前途
他和另外两个同事诸重光、童凤三一起参加了会试
考试结束后,三人回到军机处
这天是诸重光值夜班
所以毕沅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
哪知诸重光叫住他
“你等等,今天你值班。”
“为什么啊?”
诸重光说:“最后一关的殿试你考不过的,也拿不到状元。我们两个希望很大,所以要回去复习,你就在这帮我们值班吧。”毕沅想了想也没机会中状元,便答应了。恰好这个时候,有个总督送来一份关于“新疆屯田”的奏折。
毕沅闲着也是闲着
就仔细研究了半天
第二天会试结果出来了
毕沅和他的两个同事都通过了
可以参加几天后的殿试。
这天,三人穿戴整齐,进入金銮殿
乾隆皇帝出了一道题
“关于新疆屯田的方案”
许多学子都不知道这是个啥
而毕沅因为熟读奏折,对新疆问题了解得十分透彻
下笔如有神,井井有条
但是考官初定只给了一个第四名
最后的名次由乾隆皇帝定夺
他对前三名考生的卷子都不满意
读到毕沅的卷子时,非常欣喜
于是钦定毕沅为状元
而诸重光得了第二名
姚仔绘《毕尚书荣归图》
1770年-1783年
乾隆授其陕西按察使和陕西巡抚
此牌匾应为期间所书
在陕期间,在他主持下
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
翻修了司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
重建了西安灞桥等
毕沅为乾陵立碑
同时,毕沅是一位著名史学家和金石学家
他毕生钟情古迹并勤于著述
著成《关中胜迹图志》一书
为三秦文物保护做出了很大贡献
后方碑石即为毕沅所书
期间,还对汉唐陵阙也进行了识别和立碑
毕沅一人为陕西110座陵墓立碑
数量为明清两代之最
对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沅为陕西百余座重要陵墓立碑
规模宏大, 意义非凡
充分反映了清人对陵墓保护的观念和措施
堪称中国古代陵墓保护史上代表事件
实乃后人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