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作者 钱林强

先辈勋绩垂青史,英雄风范励后人。

在丰惠镇通明村(原南村)前花园畈,被誉为“铁军风骨”的革命烈士陈树谷的部分故居尚在。这是一处可以深挖、弘扬和传承红色教育的宝贵资源。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陈树谷故居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2018年7月的一天,我在钱氏大宅太和里发现一本《陈树谷传集》收藏在钱氏老人钱光楣家中。一位时年79岁的通明钱氏家族老人缘何对此书情有独钟呢?

原来,该书在《青年的榜样 抗日的先锋》文章第72页记载着老人先父钱振纲的名字。为重返苏中,继续战斗,当年陈树谷得到钱振纲和万正的合力资助,解了燃眉之急。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钱振纲次子钱光楣收藏的红书《陈树谷传集》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以下节选部分内容作者万正

原载《天堂边的地狱》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9月

一天,中共上虞县委书记杨光同志来到上虞青年服务队党支部的联络点,找我谈话。他告诉我说,陈树谷已回来了,但不知在上饶集中营的表现如何,也不知是怎样跑出来的。他要我去打听一下,并了解陈树谷打算下一步怎么办,有什么困难?他还要求我无论如何不能暴露自己现在仍是共产党员的身份。我是树谷同志介绍入党的,在他面前如何瞒得过去呢?但我还是坚决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

我奉命去见树谷同志,二人见面,喜出望外。一番寒暄之后,我按党的指示,向他一一地作了了解,然后问他准备到哪儿去。树谷说要到苏北解放区去。我又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没有盘川费。”我回到联络点,如实地向杨光同志作了汇报。杨光说:“我们也没有钱,这要你去想办法。”于是,我找到地下党员钱振刚同志,他立即从工会会费中拿出30元。我变卖家里的谷物,又凑了20元,共50元,交给树谷。3天后,树谷告诉老母亲:“上海的大哥如玉来信,已给我找了一份工作,要我马上去上海。”母亲信以为真,连夜为他缝补衣服,第二天就把自己心爱的儿子送出了大门。树谷离开大门走了三四步,回头看见母亲在流泪,又转身走回去对母亲说:“我走后你别挂念,我到了上海后,马上给你来信,等到打败了日本鬼子,天下太平了,我再接你到上海去住。”母亲相信儿子的话,一面流泪,一面不住的点头。谁知树谷同老母亲分手,竟成永诀!

万正讲述的地下党员钱振刚就是光楣老人的父亲钱振纲(“刚”与“纲”同音,现以族谱记载的名字沿袭)。近两年来,随着家族修谱工作的推进,我经常与钱振纲先辈家人交流接触,这位鲜为人知的东乡地下党员的形象逐渐明朗起来。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钱振纲像

钱振纲,字心田,号勉斋。1907年出生于丰惠钱氏大宅朝西屋,吴越钱氏第34世孙 ,通明钱氏大房后裔,原配梁湖周氏。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民国五年(1916年)《上虞通明钱氏谱》钱振纲世录

钱振纲父亲钱廷璠是位武秀才,母亲刘氏是丰惠刘家高道地人。钱振纲自幼勤奋,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学龄期间受家庭经济影响,他在老当钱逸休等人创办的私塾上完初级四年级被迫辍学。14岁时,钱振纲前往上海印刷厂当学徒。徒满后老板见他字好口才好,手脚也勤快,就让他做跑街(业务员)。钱振纲在上海谋生15年余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钱振纲的大外甥方诚根是个徽商,解放前后在上海经营一家漆店,专门收购从漆树上提取下来的做漆兼造颜料经营的原料汁。钱振纲给门店用墨笔大气写了招牌“和源漆店”四字。后来书法社的人找到钱振纲来要聘请他去他们那里,钱振纲很低调谦卑,婉言谢绝了对方。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钱振纲惟一遗墨 照片由上海钱振纲三子钱光武之女钱敏提供

说到钱振纲的书法,还要讲述一段与上虞界名人“晒煞晚稻”钱俊人有关的往事。

1944年晚稻老爷钱俊人病逝于太和里。钱俊人的殡郭短期按放在岳庙桥朝南的田畈上,出殡时一班又一班的道士和纸人纸马前呼后拥,送葬队伍从钱俊人家出发,过钱春记、北村,再从通明古堰绕回太和里。钱振纲与另一位海宁县县长各写读一份祭文。县长赏识钱振纲的笔墨,要求赐写对联一副并回赠张大千的《松鹤延年》画给钱振纲。钱振纲不好意思白得这幅名画,就送了县长三斗米钱以表谢意。

钱振纲为验证张大千这幅画的真伪,去找朝西屋朝奉先生钱作三。结果钱作三先生鉴定出海宁县县长所赠送的《松鹤延年》确系张大千真迹。后来国家“四清”运动时,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南村“四清”工作队队长周一平和“四清”工作队驻南村大队一队队长冯家广没收了本村的四幅古画,其中一幅就是张大千的《松鹤延年》。2012年7月20日,《浙江日报》刊登出了存放于杭州西冷印社、来源于南村的四幅名画。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2018年7月29日,钱振纲长子钱光闾上凤鸣山寻找其父书法真迹

钱振纲的人生经历,多半是处于风雨飘摇、暗流涌动的战火年代。

1937年抗战爆发后,钱振纲携家小回家在务本堂田屋生活。因是工人阶级出身,钱振纲对当时共产党有深刻认识。1939年上级党组织让他创办上虞县第一个工会组织,并出任上虞县城关区搬运工会主席。同年,钱振纲加入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半年,1940年上半年被批准为正式党员。1940年以后,钱振纲用钱心田之名任中共上虞县情报局局长。1942年以后任上虞县孟尝乡农会理事长。在任工会主席期间,积极发展党组织,结拜10兄弟,其中包括许首先、许芝先、许振先、许庆尧、施炳炎、吴霞琪、施达、吴新德等人,一直到解放。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会议前,施达被日伪逮捕入狱。钱振纲积极设法营救,后来在乡长钱肇熙的帮助下,出钱保释出施达。

钱氏大宅务本堂田屋东南首,原有一个大台门和一个二台门,周边围墙高四米。钱振纲及邻舍钱佰年家屋大人少,又十分隐蔽。当年有几个日本鬼子闯进田屋,好多女人钻进了台门前宽阔的苎麻田躲避,苎麻生长高度两米左右。钱振纲大胆沉着与敌周旋,在自己家一一打开所有抽屉和箱子让鬼子查看。那时钱振纲长子钱光闾5、6岁,次子钱光楣仅2、3岁。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钱氏大宅田屋老屋 田屋由二十七世珍斋公钱必美(1699-1767)建

据现年85岁光闾老人回忆,曾经三五支队有一连长在他家养伤半年多。钱振纲在担任孟尝乡农会理事长期间,了解佃户疾苦,为佃户减租减息。钱振纲不顾家人竭力反对,还给浙纵三五支队金萧支队送去稻谷一万多斤。因钱振纲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前夕朱庆云、朱桂芝、倪爱诗等经常来他家开会。

1952年,钱振纲同志“莫须有”地被划成“公堂”地主。身为党员的他本可以为自己证明清白,但他只是默默承担了这一切,教育他的子女们要做正直的人。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2021年5月1日,我与钱振纲家属 在通明村田屋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上图为我与88岁高龄的上海钱振纲之女钱绮娟大妈合影

人生无常。1964年7月20日,钱振纲同志因病去世,享年58岁。

季羡林说:“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每每提起那些遥远的记忆,钱光闾老人有满满的自豪也有深深的遗憾!他清晰地记得儿时跟随父亲每年除夕之夜入钱氏户拜祭祖宗神像的经历。最让老人泪目的是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1939年下半年入党预备期半年,1940年转正与上虞县农会理事长朱庆云单线联系……”言语中流露出对上级党组织的无限忠诚与挚爱!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朱庆云简介,图片来源于永和镇朱巷村宣传墙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万正首长生前曾经来南村找钱振纲,在隔壁的黎明村同许首先等见面时,闻钱振纲同志已病故,深感惋惜,无不感慨道:“人家把他当敌人,我们把他当红人。”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今天,我们追忆、缅怀“树根”党员钱振纲同志,传扬先辈人性光辉的一面,感念他不忘祖训、为党的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对于通明钱氏家族而言,尤其可以感化我们的是如何按住时代的脉搏,构建起家族命运共同体,续好谱传家风,做诚信的人,举高尚的事,为地区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作贡献。这大概就是一种家国情怀吧!

向钱振纲同志致敬!

东乡红色•丰惠镇通明村

上虞通明钱氏第三次宗谱续修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