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作者:大而不当

自春晚诞生以来,语言类节目就成了最受老百姓喜欢的“硬菜”,其中尤以小品最受欢迎。

小品最辉煌的时候,陈佩斯、赵本山、赵丽蓉被媒体评为撑起春晚的“三驾马车”。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38年的时间,春晚舞台上诞生了上百个小品,要问哪个最经典实在不好回答,《主角与配角》《卖拐》《打工奇遇》《昨天今天明天》都是强力竞争者。要评谁是小品之王也很难,陈佩斯、赵本山、赵丽蓉甚至宋丹丹都各擅胜场,谁都无法稳压另外三人。

但是,要评最具争议,或者说最失败的春晚小品,那就基本没什么争议了。毫无疑问这个头衔属于22年前黄宏、句号表演的《打气》。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1999年,黄宏、句号携小品《打气》再次登上春晚舞台,这已经是黄宏第9次登陆央视春晚了。

黄宏这个人不简单,90年代末的火爆程度仅次于赵本山,《超生游击队》《鞋钉》《回家》《打扑克》等作品的经典程度,不输赵本山大多数作品。可以说如果不是后续作品乏力,黄宏完全有机会跟赵本山掰一掰手腕。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可惜黄宏亲自毁掉了这个希望,小品《打气》即展示出了这股苗头。

《打气》的内容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讲述事业不顺的员工句号自行车车胎没气,找人打气的时候发牢骚抱怨。说自己运气不好,从市文联调到了区妇联,又从区妇联调到街道办,别人都往高处走,他偏像水往低处流。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打气工黄宏则一路反着说,俩人越说越呛火,最后句号怒了,呵斥黄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此时的黄宏终于忍不住亮出身份,说了下面这段经典台词: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很明显这个小品是反映当年国企下岗潮问题的。紧跟社会热点,这是黄宏一贯以来的风格,始终保持正面宣传,这也是黄宏的一贯作风。

这个小品在当年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在那个纸媒为王的时代,《打气》这个小品登上了各大主流报纸头版,一时间被捧上了天。

不客气地说,如果不是碰上了找了《昨天今天明天》,《打气》很可能就是当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作品。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黄宏牺牲小我顾全大我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在不少80后心里埋下了“自我牺牲”的种子。但也伤害了一大批人,尤其是在那场改制中失去工作,生活失去着落的下岗工人们。

当时这些人没有发声的渠道,再多的委屈也只能往肚里咽,听刘欢的话“从头再来”。20年后网络发达,老百姓有了充分的发言权,这笔旧账自然该算一算了。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首先来说,小品的核心思想没有问题。在那段艰难的岁月,总有人要做出牺牲,毕竟赶上了国企改制+金融危机两波浪潮,国家也不好受。

但是,小品的表现形式却有很大的问题。文艺作品有为时代发声的使命不假,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打气》的问题就在于说教意味太浓,只在宏观层面做二元切割,却视数万下岗工人的痛苦于无物。他们是人,不是螺丝钉,不能没用了卸下来扔马路边就完事。这个时候过度强调牺牲,强调伟光正,无疑是在他们伤口撒盐。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再一个,以黄宏当时至高无上的身份地位,演这个小品也严重缺乏说服力。很多人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黄宏都是一众笑星里边仕途最好的一位。小品喜剧艺术团团长,享受副军级待遇。

以这种身份表演这种小品,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网友表示反感自然在情理之中。

​春晚极具争议的一个小品,20年前备受好评,现在却饱受诟病

这几年黄宏逐渐从神坛跌落,《打气》这个小品也彻底声名狼藉。说到底,艺术创作应该植根劳苦大众,不应该一味地做宣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