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苏盐城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江苏盐城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_胡华蓉

异育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是利用三倍体的方正银鲫(母本)与二倍体的兴国红鲤(父本)以人工杂交的方法诱使方正银鲫的卵进行雌核发育而研制成的。异育银鲫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滨海县的一个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指环虫病高发,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有效地预防异育银鲫指环虫病害的发生,对指环虫病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试验方法

1.1 材料

异育银鲫。

1.2 时间与地点

2020 年,滨海县五汛镇。

1.3 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 A、B,对照池塘 C。面积均为 0.334 hm2,水深 1.5~2 m,底泥厚 25~30 cm。

1.4 清塘、注水与消毒

(1)池塘 A、B。放鱼种前 15 d,每 667 m2用 80 kg生石灰,用干法清塘(留少许水,水深 6~10 cm)。清塘后 7 d,注水 80~100 cm。放鱼前 5 d,每 667 m2再用 70 mL 复合碘对新注的水进行消毒。

(2)池塘 C。不清塘消毒。

1.5 鱼种消毒与放养

鱼种放养前,放入 10~20 g/m3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8%)中浸浴 20 min。

异育银鲫放养规格为 60 g/尾,每 667 m2放养1 000 尾;同时搭配放养规格为 3 cm 左右的鲢、鳙夏花,每 667 m2分别放养 2 000 和 500 尾。3 个池塘放养模式相同。

1.6 芽孢杆菌的活化及使用

芽孢杆菌用 50 倍的池塘水活化 4 h。选择晴天上午,每 10 d 泼洒 1 次,每 667 m2用量为 125 g。泼洒时开启增氧机,有利于活菌的迅速繁殖和生长。

1.7 药饵的制作与投喂

选择能增强免疫力的藻源氨基液,按 0.2%的比例加入配合颗粒饲料中,制成增强免疫力的药饵。每 10 d 投喂 1 次,连续投喂 3~5 d。

1.8 定期杀虫

池塘 A 每 20 d 泼洒一次杀虫剂甲苯咪唑,池塘 B异育银鲫发病 7 d(出现死鱼)后,才泼洒甲苯咪唑。

2 实验结果

池塘 A、B、C 的试验结果见表 1,试验异育银鲫发病情况见表 2。

表 1 池塘 A、B、C 的试验结果①

江苏盐城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①+表示采取了该种处理;-表示未采取该种处理;×表示发病 7 d(出现死鱼)后采取该种处理。

表 2 试验异育银鲫发病情况

江苏盐城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池塘 A 采取清塘消毒、鱼种消毒、施用芽孢杆菌、投喂药饵、定期杀虫、泼洒复合碘等技术措施,整个饲养期异育银鲫未发病。

池塘 B 只采取清塘消毒、鱼种消毒这 2 种常规技术措施,发病 7 d(出现死鱼)后,才泼洒甲苯咪唑,而未施用芽孢杆菌、投喂药饵、泼洒复合碘,6 月25 日开始发病,并持续 10~16 d,死亡率达 36%。池塘 C 没采取任何防病措施,6 月 5 日异育银鲫开始发病,并持续 20~30 d,死亡率高达 71%。池塘 B 和 C 异育银鲫患的都是指环虫病和烂鳃病。

江苏盐城池塘养殖异育银鲫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3 讨论

3.1 综合防病措施的效果

防治鱼病是异育银鲫养殖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养殖除了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鱼种入塘时对鱼体进行严格消毒、调节好水质、坚持科学投饲、严格选择健壮鱼种等措施外,还应进行药物防治。池塘A 采取了综合防病措施,整个饲养期异育银鲫未发病,表明防病效果十分显著。

3.2 常规防病措施的效果

池塘 B 只采取了清塘消毒、鱼种消毒的常规防病措施,发病时间比池塘 C 推迟 20 d。表明常规防病措施也具有一定的防病效果。

3.3 甲苯咪唑的疗效

池塘 B 在发病 7 d(出现死鱼)后,才泼洒甲苯咪唑,使疾病持续时间比池塘 C 缩短 10~14 d,死亡率比池塘 C 低 35%。表明配合使用甲苯咪唑进行预防用药和实际治疗,有较好效果。

4 结语

在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应该妥善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鱼病防治原则。积极采取综合防病措施,是防治异育银鲫指环虫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