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马飞教授: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携手并行

作者:医学界肿瘤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为晚期乳腺癌患者谋略,马飞教授有话说!

“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癌症。更加触目惊心的是,近十年晚期乳腺癌领域的疗效改善并不明显。”3月28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在“2021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第五届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上如是说。

“2021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第五届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围绕常见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与质控、全方位跨学科管理等多方面话题探讨。会上,马飞教授介绍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项目”,医学界肿瘤频道就此话题与马飞教授进行了交流。

跃居恶性肿瘤首位,

中国乳腺癌患者该何去何从

▌医学界: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跃居恶性肿瘤首位,请您谈谈目前我国乳腺癌的诊疗现状如何?

马飞教授:目前,我国的乳腺癌诊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地区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农村患者比城市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第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较低。初诊患者大多处于II期、III期,而西方发达国家患者多为I期,甚至0期。第三,大众对乳腺癌不够了解,很多人会谈癌色变,或者讳疾忌医。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长期以来累积的区域医疗差异,各地区医疗均质化做得并不好,很多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的医生。此外,全民筛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乳腺癌筛查率并不高,患者早期诊断率较低,生存情况难以提升。而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度不高,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健康中国,科普先行,只有全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才有可能改善这些现状。

▌医学界: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项目”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开展该项目的初衷和意义是什么?

马飞教授: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整体乳腺癌患者中的比重较大,初诊患者中有3%~8%为晚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经过治疗后,依然有30%~40%进展为晚期。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并不乐观,其5年生存率仅为20%,而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95%以上。想要攻克乳腺癌,重点在晚期乳腺癌。相比早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比较多,诊治过程更为复杂,个体化差异更大,这使得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特别疑难。因此,对于晚期乳腺癌的诊疗能力建设意义重大。

“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项目”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标准先行。我们在2020年制定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该指南由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并推进。第二,要将标准落地到临床实践中。有的医生可能对指南的理解并不够透彻,因此,我们通过实际病例会诊来提高诊疗水平,建立实战经验。第三,我们会遴选经典的病例,制作成病例集出版,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将这三方面形成一个“闭环”,来提高晚期乳腺癌整体的诊疗水平。

标准先行,中国智慧同步国际

▌医学界:您刚提到标准先行,那么,《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有哪些更新要点?更新的意义是什么?

马飞教授:之前叫《共识》,这一次叫《指南》。这两个字的变化说明它是有一定行政约束力的,更加权威。此外,明确了一线和二线优先方案顺序及具体推荐级别,使医生能根据推荐级别和研究进展,选择适合的方案。同时,本次更新也增加了中国创新药物,充分体现中国智慧对于乳腺癌领域进步的贡献。

举例说,在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领域,一线治疗推荐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药物的治疗方案(IA)。二线和后线治疗推荐,对于一线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患者,根据近年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进展和药物在中国的可及性,基于既往治疗方案做对应推荐和其他治疗方案的建议。这与2018年共识相比:明确了一线和二线优先方案顺序及具体推荐级别,使医生能根据推荐级别和研究进展描述,给患者选择更适合的方案。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面,与国际指南的不同:增加中国创新药物。对比2018年共识的更新在于:一线强调双靶,二线增加近2年抗HER2治疗新药,包括中国创新药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中还包含了在中国没有上市,但是在全球其他国家已经上市的一些药品,因为在中国某些地区,通过“先行先试”的政策,患者可以合法合规的使用这些药物。比如说在海南博鳌医疗先行区,就有这样的政策。

对话马飞教授: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携手并行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

临床落地,搭建晚期乳腺疑难病例会诊平台

▌医学界:关于晚期乳腺疑难病例会诊平台的搭建,能否请您介绍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并分享相关经验?

马飞教授:我们医院一直在探索病例会诊制度,已经初具成效。通过会诊,汇集专家力量,给疑难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病例上传系统,形成病例展示平台,将数据库展示给全国医生,共同交流和学习。目前,病例系统已经搭建起来了,并与出版机构进行了沟通,未来,我们会遴选一些优秀的病例进行出版。

现在,我们已经跟许多地区的医院进行了疑难病例的会诊,给予相应的指导。未来我们将重点联合一些区域的会诊中心,在全国形成一个“以点带面”的疑难病例会诊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项目”从指南更新到疑难病例会诊的实践推进,再到病例集展示个体化治疗方案与临床结局,这个闭环的每2-3年一轮的更新将会让我们看到中国晚期乳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和2030健康中国目标的最终达成。我们也呼吁更多的相关人士参与进来,通力合作,打破学科分界,打破地域分界,最终,助力晚期乳腺癌规范与创新,助力患者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对话马飞教授: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携手并行

马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兼任: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等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对话马飞教授:晚期乳腺癌诊疗能力促进-携手并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