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很多时候,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往往就是心里话,看似开玩笑的语气,只是为了不那么过于公开直白。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如陈凯歌导演「哪怕《长津湖》票房再高,再也不想和吴京合作」这句话,其实就算是认真的,也是人之常情。

随着上映半个月的《长津湖》,票房一路乘风破浪,连续超越了《复联四》(42亿)《唐探3》(44亿)《流浪地球》(46亿),已经到达影史票房第四名的位置,距离50亿大关仅仅一步之遥。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吴京作为一番主演的《战狼2》《流浪地球》《长津湖》三部大片,占据影史票房榜前五名中的其中三席,已经是当今中国影坛,毫无疑问的第一票房保障。

从2017年,吴京自编自导自演的《战狼2》惊天核爆,把影史票房从34亿刷新到56.8亿,更创下至今无人能及的1.6亿观影人次。

他身上的个人标签就已经太明显了,能把自己参演重要角色的一切影片,都首先变成“吴京的电影”,而让人忽略其他参演演员,乃至于影片的导演编剧,这就是真正的巨星特质。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这样的巨星特质,此前整个华语影坛,也唯有巅峰时期的成龙、周星驰完全具备,李连杰基本具备。影片的其他演员,编剧导演,都是围绕他们这个中心的工具人。——所以,稍有自尊的知名大导演,甚至会尽快避免与巨星们合作。

理由很简单,对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李安这个档次的著名导演来说,哪怕如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葛优、巩俐这样,公认的演技top,星光top的大咖明星,依旧是名导演电影里的工具人。这些公认的殿堂级演员,也不可能在合作时,压制那些名导大导的光芒。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而名导和顶级巨星合作,就势必要有一方做出重大让步,甘愿退居工具人的位置。比如电影《英雄》,首先就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而李连杰这个第一男主角的个人标签很弱,远远比不上他的黄飞鸿系列。

李连杰作为享誉国际的殿堂级功夫巨星,论文戏水准更是武生top,将纯演员这个职业做到了极致,但因为他基本没有点亮【导演】这个技能点,所以和名导演还能合作得下去。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换了自导自演自己制片,出品过无数票房大卖作品的成龙或者周星驰,就根本没法谈了:「一个剧组,到底谁说了算?」就是这么简单直白的矛盾。

所以,姜文虽然是张艺谋《红高粱》出道,但自从连续导演《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连拿国际大奖,震惊国际影坛后,就再也不可能和这些名导演合作了。

因为一个有过成功导演经历的演员,是很难再去给其他导演当纯工具人的,除非是他摆明了客串或者做人情的《关云长》《图兰朵》之类。

而《让子弹飞》虽然两位大咖影帝,周润发与葛优,珠联璧合,贡献良多,但谁都知道,这首先依然是姜文的电影。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相比之下,吴京已经是业内出了名的好说话,《战狼2》核爆之后,这几年的表现,不止是谦虚谨慎,更可算是虚怀若谷了。

类似在《攀登者》剧组这样,对明显离谱的剧情设计,人物台词,他提过建议,尽心弥补之后,还是老老实实地服从编导的安排。

所以,吴京在《流浪地球》和郭帆这样志同道合的年轻导演,就能合作得非常融洽,互相切磋,各取所长,共同进步。

然而,换了是业内早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导名导呢?吴京哪怕在剧组再如何循规蹈矩,不声不吭,他作为影片第一主角的存在本身,就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有相当多的观众们,首先是冲着吴京才关注这部电影,冲着吴京才买票的,这一点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而且,吴京这四年拍摄的另外几部影片,除了3亿投资的《我和我的父辈》,和13亿投资的《长津湖》同期上映,当下票房剑指15亿,已经大有盈余外。

恰恰是此前本身质量欠佳、不算成功的《攀登者》《金刚川》两片,更测出了吴京的“扛票房底线”:两个11亿!还有谁?

其他的老牌香港巨星也好,同年龄段中生大咖也好,谁不是票房过10亿,就算又多了一部成功大爆影片?唯独对吴京来说,这样的成绩甚至被认为是“失败”。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而《长津湖》这部戏,13亿的史上最大规模投资,超过了此前10.6亿投资的合拍大片《长城》,按当下市场法则:「票房3倍于投资成本,才能至少回本」,意味着要40亿以上的票房,才能保证不亏损,作为第一出品方的博纳公司,压力何等巨大。

因此,博纳老总这个影片的总制片人,就公开说,自己是屡遭拒绝,依旧三请吴京,一定要这位“当今影坛一哥”来作为影片的票房保证。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而吴京在影片中,不止是第一主角,而且还是七大出品方之一:另外六家是博纳公司、八一厂、华夏影业、中影公司、上影公司、阿里影业,都是业内的电影巨头。只有吴京的登峰国际,是个人公司。

至于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等三位导演的公司,只是在更低一档的几十家“联合出品方”里。影片的票房收益,首先是吴京等七家出品方来分红,剩下的微小份额,才轮到其他人。

而且,陈凯歌虽然是影片的第一导演,但并不是总导演,徐克、林超贤这两位名导也并非他的助理,三人是各司其职的合作关系。

换言之:本质上,陈凯歌、徐克、林超贤等三位导演,《长津湖》影片的其他演员、编剧等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在给包括吴京老板在内的七家出品方打工呢。

导演给身兼出品方/制片人身份的大咖演员打工,其实也很常见,比如《我不是药神》,文牧野导演的工作,就是在给徐峥老板打工,但这是对中青年导演而言。而对一向心高气傲的名导演来说,滋味肯定不言而喻。

关于吴京在电影《长津湖》的实际作用,另一位“领衔主演”易烊千玺,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京哥还是……他的导演身份和编剧职能,就一下体现出来了。】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陈凯歌导演自《霸王别姬》之后,此后多年作品乏善可陈,票房持续低迷、国际奖项不再,事业陷入瓶颈期,甚至常年被人同样“开玩笑”式怀疑,《霸王别姬》究竟是不是他能拍得出来的?

近年来,更是连续上综艺节目,和赵薇、郭敬明等同台为导师……

而如今,凭借《长津湖》分为上下两部,有望横卷百亿票房的重工业军事大片,纸面上的票房成绩,甚至超过了多年以来一直遥遥领先他的张艺谋导演,本该彻底扬眉吐气,无可争议的重回中国顶级导演之列。

只可惜……影片再如何票房大爆,从绝大多数影迷观众的角度,也首先认定这是【吴京的电影】,其他人谁都抢不了头功。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也多亏了众多“战狼ptsd患者”的推波助澜。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从《战狼2》《流浪地球》到《长津湖》,在国内市场上,彻底打破老牌巨星神话,彻底砸碎好莱坞电影霸权的吴京,尤其是某些人耿耿于怀、切齿痛恨的存在。

比如当《长津湖》票房大爆后,各方“键盘道德家”们,为何不去逼捐《长津湖》的其他各个主要出品方,不去逼捐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个导演,不去逼捐易烊千玺、胡军、朱亚文、李晨等其他主要演员,却非要盯着吴京一个人不放,在各个平台疯狂大喊“吴京捐钱”?

谁都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吴京已经是尽可能低调再低调,连10月12日进组《流浪地球2》,在这样万人瞩目的项目,担纲下一部票房大片的第一主角,都不知道给自己弄个网络热搜。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无奈众多的“战狼ptsd患者”,就是不肯放过他,非要掀起一阵阵争论热潮,如之奈何?

正因如此,原本理应是“钢七连”这个英雄团队的群像电影,却在相当程度的语境上,也真的和吴京的“大男主电影”无异了。——“战狼ptsd患者”们,真是替吴京和整部影片,当了完全不要任何报酬的免费水军呢。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时逢山西临汾等地水灾,当地农民兄弟储存的大量玉米发霉,急需烘干设备,10月11日,经媒体转发后:吴京在第一时间与他们取得联系,迅速购置了一批机器, 其中第一批30台收割机,20台烘干机,连夜发往灾区。

10月11日,灾区传出讯息,10月13日,机器已到当地。“战狼速度”,星夜驰援灾区, 这就是吴京这个慈善标兵的回应!(ps:还是没有上任何平台的热搜)

陈凯歌公开说不再和吴京合作,是心里话还是玩笑话?

另外,这30台收割机,20台烘干机,只是第一批物资。据悉,吴京此次购置的机器,总计约为160台,据热心网友估计,总价值超过300万元,以解灾区民众的燃眉之急,实际作用远胜单纯的捐款。

就不知道那些在各个平台扬言:「我捐一百块,吴京怎么也得捐一万块。我捐一万块,吴京怎么也得捐一百万」的“键盘道德家”们,是否肯亮出自己的捐款清单,兑现诺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