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生活着这么一群人。
他们每天西装革履,身着艳丽的名牌西装,脚踩价值3000美金的鳄鱼皮鞋,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俨然一副法国绅士的模样。

在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的街头,每天你都能看见这群衣着艳丽的人,或单独或结伴的行走在贫民窟的土路上。
他们不但对西装的品牌有极高的要求,对于配饰和皮鞋的搭配,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仅如此,这些人身前还会有一两个衣着褴褛的下人清扫路上的杂物,以免弄脏他们身上名牌。
沉浸于路边的行人们投来艳慕的眼光,他们不禁手舞足蹈,整整衣领,又踱步向前。
他们就是萨普协会的成员,是刚果民主共和国中最光鲜亮丽的人之一,是几乎所有刚果金人民的偶像。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贫民窟里的西装梦</h1>
表面上看起来,萨普洱们衣着光鲜。他们不仅全身上下都是欧洲名牌,一条领带也可能出自名家。
在我们的理解里,对于服饰的这种程度的追求,没有上万美金的月薪是不能可能支撑起来的。
然而实际上,大多数萨普洱仅仅是出租车司机、裁缝店老板、甚至是工厂工人,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月收入不超过500美元。
如果仅仅靠攒钱,一套杰尼亚的西装就可以消耗掉他们大半年的工资。
更不用说,要想进入萨普协会,一件西装远远是不够的。
简陋的砖房里,一名萨普洱指了指角落里的塑料袋。里面全是各色领带。
你必须准备很多件不一样的西装,来应对不一样的场景。一直穿着同一件西服,就会招来其他萨普洱的嘲笑。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法国绅士在非洲</h1>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他们不像一些国人一样,既然负担不起正品,就转而购买山寨高仿呢?
事实上,曾经的确有人尝试过。
90年代,中国商人曾经向刚果金带入了一批高仿西装,但却无人问津。
因为对于萨普洱们来说:穿了假货,那就意味着被路人嘲笑,和被逐出组织。
与此同时,萨普洱们不仅仅只是衣着光鲜,协会对成员的行为也有严格的约束:
萨普协会的成员不能酗酒,不能有种族歧视,不能嗑药,甚至不能有情妇。
然而讽刺的是,在赤道彼方的法国意大利,绅士主义不仅逐渐被年轻人抛弃,还往往被打上"男权"的标签。
而最像法国绅士的一群人,却生活在刚果金的贫民窟里。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腐败糜烂的刚果金</h1>
单单从原材料储备来看,刚果民主共和国可以挤进世界最丰富的国家之列。
刚果金不仅储藏着全世界15%的铜,1/2的钴,还有大量的金,铂和钻石。
此外,刚果金境内还有巨量的优质木材,水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如果被充分利用,仅仅这些原材料每年的开采收益,就足够使得刚果金的大部分人达到富裕。
然而实际上,且不说这这些资源中的大部分开采率极低,刚果金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偷采盗挖等问题。
另外,刚果金连续数届政府都极其腐败。
总统和官僚从人民手中搜刮走了巨量财富,导致刚果金普通百姓非常贫困。
不仅如此,由于动乱频发,这些贫民还要遭受到军阀们的不断勒索和压榨。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荒诞是无声的抗争</h1>
落地镜前,一名萨普洱正在整理着装。头上的电灯闪烁起来,预示着停电又快到了。他见怪不怪地拉好领带,拾起桌边那根从未被点燃过的雪茄。
很难想象,在刚果金的首都金沙萨一天都会断电数次,更别说自来水,燃气等等基础设施。
每一届政府垮台以后,人民满怀希望迎接来的,却是更加腐败的官僚。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社会改善的希望或许已经消失了。
对于那些二战结束后从法国归来的士兵们来说,与其将金钱留给统治者搜刮,倒不如模仿那些欧洲绅士们,用笔挺的西装来吸引路人的目光。
我们大可以嘲笑他们爱慕虚荣、华而不实。
但萨普洱们的光鲜衣着与他们简陋的生活环境形成的强烈反差,或许正是对统治阶层发出的无声反抗。
这里是史菇布话,欢迎点赞、关注。
你对萨普洱们的生活态度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