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口将推广“红月”警戒带 专门对付“死亡弯月”

作者:廖昊
海口将推广“红月”警戒带 专门对付“死亡弯月”

海口龙昆南路与海德路交叉路口的“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记者 陈栋 摄

近日,海口连续发生多起大货车撞倒电动车交通事故,造成至少2人死亡。众所周知,大型货运车、工程运输车等车辆右转弯时,因驾驶员视野盲区较大,容易将同方向直行的非机动车、行人卷入车底,这被业内人士称为“吃人右转”。右转盲区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城区,尤其是交通路口上自行车、行人混行在机动车道时,驾驶员需要观察的目标物较多,容易忽略盲区,易把行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剐蹭进去。

针对大货车的盲区问题,记者走访了海口市区大货车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并联系交警部门,了解关于安全盲区问题,有没有办法破解?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栋

内轮差!可怕的“死亡弯月”

10月27日14时左右,在海口椰海大道万达广场附近的十字路口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右拐时撞倒一辆电动车,造成骑车女子死亡。10月28日16时许,在海榆中线垦科路口南往北方向,一辆大货车在准备右拐入垦科路口时,撞倒了一辆电动车,事故导致电动车上一名中年男子当场死亡。10月6日8时许,在海口港华路与丽晶路的交叉路口处,同样是一辆大货车在右拐弯时撞倒一辆载有两人的电动车,致电动车上一名女子死亡……

近段时间,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接连报道了多起大货车在右拐时撞倒电动车的死亡事故,大货车在拐弯时盲区的危险性可想而知。对于大货车盲区的危害以及相关标识,海口市民有怎样的看法?

10月29日15时,在海口椰海大道和迎宾大道交叉口,不时有大货车呼啸而过。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交叉口设置了“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红色警戒带可有效提醒大型车辆尤其是大货车驾驶人实施右转弯通行时注意“内轮差”,控制车辆的转弯半径勿超出此区域。同时,警示过往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在通过此区域时,如遇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右转时,要进行避让,切不可在此区域停留。

虽然警戒带标志明显,但一些电动车主却选择铤而走险。在记者蹲守期间,一辆大车正右转弯,一辆电动车驶入“右转弯危险区”想通过斑马线,导致危险近在咫尺,所幸最后未发生事故。

住在该交叉口附近的钟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附近经常有大货车出没,所以出行的时候要多留意,遇见大货车的时要等一下。“我之前也看到过一些大货车盲区的视频,司机右转弯时看不到人,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想肯定会躲过,但悲剧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了。”钟先生说,不过他对于“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的作用却不是十分了解。

“路上划了这片区域,但大家没有形成远离的习惯,尤其是电动车……”市民王女士希望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市民印象,养成文明的出行习惯。

海口将逐步推广“右转弯危险区”

据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新闻发言人周平虎介绍,针对大货车盲区,首先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一是针对大货车司机在途经弯道的时候注意观察,减速慢行;二是对行人、电动车等也要加强宣传,特别是老人、小孩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大货车的盲区。周平虎告诉记者,大货车盲区问题是个通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死亡,之前注意到一些大货车车主在车上安装一个语音提示器,只要一转弯,就会及时发出警报声,会起到一定的效果。“我之前看到一些大货车在盲区位置装了摄像头,像这种监控设备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类似这种好的做法都值得去推广,可以有效减少悲剧的发生。”周平虎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此前海口公安交警在海口五处路口首次试点施划红色的“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分别为龙昆南路与海德路交叉路口、椰海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路口、新埠路与新埠大道交叉路口、丘海大道与滨海大道交叉路口、椰海大道与新大洲大道交叉路口。

红色“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形似一轮“红月”,是根据海口市近年来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发生的涉及大型车辆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因忽视内轮差发生吞车卷人的惨剧占主要原因。由于大型车辆的车型特殊,存在视线盲区,尤其是在路口转弯时,前轮和后轮之间会有一个行驶轨迹差,俗称“内轮差”。后轮并不会完全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大型车辆车身越长,“内轮差”越明显。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口等待通行时,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且无法判断大型车辆右后轮的行驶轨迹,因离大型车辆太近被碾压导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下一步,海口公安交警将根据试点取得的效果,在全市范围内主要道路交叉口逐步推广“右转弯危险区”。

海口公安交警提示:大型车辆驾驶人在路口转弯时,应注意减速慢行,预防因视觉盲区和“内轮差”引发的交通事故。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莫在红色“右转弯危险区”停留,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它山之石

全国多地

推行“右转必停”

为防范大货车右转事故,上海、深圳、南京等多地规定或倡导“右转必停”,即大型车辆驾驶人进入路口后先停稳、再瞭望,确保安全再起步。这个“停”,可能只需要短暂的几秒,却留出了安全时间。

今年以来,上海市交警部门在浦东部分路口通过设置隔离墩,提示途经的大货车右转弯时必须停车,并采取“电子警察”监控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取得了良好效果,路口伤亡事故大幅下降。此后,上海市交警部门选取了43个路口,加装警示牌,要求大型车右转弯过程中,必须刹停一次,再起步。不按规定行驶的,将处以记3分、罚款200元的处罚。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交警大队大队长孙如彬介绍,当地采取了“空中+车辆+地面”的大货车右转盲区立体警示系统,在空中安装了可调角度凸面镜帮助驾驶员消除盲区,同时设置提示牌提醒;在车辆上推广安装报警系统,利用距离探测器等消除盲区;在地面标出盲区警示区。这套警示系统建设以来,涉及大货车右转盲区死亡事故同比下降50%。

设计存在漏洞

技术升级迫在眉睫

记者调查发现,大货车在车辆设计上的确存在盲区漏洞。

针对安全盲区问题,多家受访企业介绍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一是在车辆后视镜等位置安装一个或多个摄像头,当摄像头监控区域存在目标信息时,会通过声音或视觉信号提醒驾驶员;二是在车辆前后轮各安装一对毫米波雷达,如果雷达监测到附近有目标物,驾驶室里会进行声光报警;三是从车辆上投射出灯光警示,可以运用在夜间行驶的环境,用闪光或红色光影,让行人或其他车辆及时察觉到进入危险区域。

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车辆的右侧车门上配备车门观察窗,俗称“OK镜”,约有电脑屏幕那么大;通过这个观察窗,可以直接观察到车辆右侧区域。日本一些企业采用了这个方案,我国也有企业采用了这个方案。(据新华社电)

海口将推广“红月”警戒带 专门对付“死亡弯月”

【来源:南国都市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