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不断老龄化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1962年到1975年,我国连续10多年的时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000万。而1997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一直就在2000万以下了,而且去年只有1,200万。确实也让人担忧,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未来会如何发展。
不过,近日人社部给大家带来了养老保险制度的三个变化的消息。究竟是什么内容呢?我们有没有获益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首先,养老金的增长。</h1>
今年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第十七连涨,而且有16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也上涨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主要源自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93元每月。全国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从1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1100元上涨至1200元,第二是北京市达到了850元。山东省从7月1日起,基础养老金由142元上调至150元。浙江省是从8月1日起,由165元上调至180元。
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正常增长机制,《社会保险法》第18条明确规定,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今年调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是从1月1日起开始调整,7月1日之前调整到位了。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明年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18连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明年3月份就开始有确切消息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二,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成效明显。</h1>
2020年末,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规模为48317亿元。这些结余是分布在31个省份及中央管理的养老保险基金中。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很多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为了安全起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投资管理,收益率是相对较低的。
为此,人社部和财政部推动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委托投资管理,目前已经签订合同的金额高达1.25万亿元,已到账金额达到了1.1万亿元,管理的主体是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
根据202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的《基金委托报告》,去年受委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1135.77亿元,投资收益率10.95%。这可比过去存银行收益率高了好几个。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的增加,实际上增加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承载能力,有助于缓解延迟退休的压力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第三,个人养老金制度来袭,积攒养老金的方式会更丰富。</h1>
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人社部的有关领导明确指出,我国要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将采取个人账户方式。
个人账户制度可能很多人并不陌生,这属于个人财产。参保人去世以后可以由继承人继承,包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个人账户,都是如此。
个人养老金制度应当是跟美国的IRA(个人退休金账户制度)类似,一般包括税收延迟和税收免除两种方式,不过都是有上限的。一般对于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更划算。
个人养老金,自己也会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年龄,选择银行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等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们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补充,为需求更高养老金的群体提供了途径。
综合而言,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确实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未来我们的养老金会越来越高,对于退休老人的保障也会越来越强。
欢迎关注暖心财经说,与你分享最新的社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