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家在江苏无锡的范金祥登上了北去的高铁列车,他的目的地是距离无锡近700公里的江苏沛县,他投资经营的厂子就建在沛县。11:45分范金祥在高铁徐州东站下车,进入出站通道左转,直奔徐州客运汽车东站换乘,30分钟之后范金祥坐上开往沛县的大巴。(中青在线讯)
下了火车坐汽车“一站式直达”到达目的地,这种运输理念和模式一直为广大旅客朋友所向往。尤其是目前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了50万以上人口。特别是在长三角城市圈已形成规模性高铁公交化运输方式,大家出行距离、时间大大缩短。
然而不可否认在拥有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有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这一矛盾在每年春运时越发显得的尤为突出。就拿范先生换乘所在的徐州高铁片区,由于远离徐州主城区,周边商业等配套刚起步,一旦铁路和公路衔接不畅,将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特别在春运等客流高峰时段,外出务工、经商、探亲、求学的旅客增多,所存在弊端和不足之处显而易见,而类似问题在其他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
徐州站采取的公铁联姻运输模式极大缓解了这种矛盾,方便了旅客出行换乘、中转等面临的诸多问题。其实公铁联姻再早之前就已出现,当时铁路部门就已提出解决“旅客、货主最后一公里”。随之就出现了多种物流方式“无缝对接”式公路铁路多式货物联运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极大限度提高物流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物流总成本。
其实,早前公路、铁路可谓天生冤家对头,谁能够在运输市场抢占较大运输份额,谁就会得到更多运输收益,因此也就出现了你争我夺、甚至血拼的恶性竞争氛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多元化,特别是私家车增加将原有运输体制打破,迫使铁路、公路这对冤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对方,谋求新的运输经营模式,这才出现公路铁路多式货物联运合作,一直发展到今天公铁旅客运输联姻模式。
不难想象当我们走下火车然后轻而易举换乘到自己心仪汽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自己目的地,这时我们心情是有多么舒畅,不论你是求学、谈判还是探望亲友,都将会以一种愉悦的状态面对,何事不愁解决,我们也应该为敢于打破固有传统模式的高铁徐州站击案叫好。
公铁联姻合作模式不仅方便了旅客出行,实现了公路铁路运输利益双赢,更难能可贵的是也为今后跨行业协作做出了典范,我们期待并坚信这种合作方式更多更完善,让我们这些货主、旅客最后一公里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