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作者:火土生金

章杰/搜集整理

之14“石头干老”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宝丰山下何家沟后山坡上,几十年前建成有规模的园林场。园林场后的半山腰上,有一个独立的房子大一个石头。这个石头,人老几多代的宝丰人都称做“石头干老”。一直到“文革”前夕,逢年节,总会有人给石头干老贴上大红对联,燃后烧香,磕头。这里有个啥讲究呢?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当年,太白金星把伏羲女娲双双拉扯上宝丰山顶,劝兄妹二人结为夫妻,那兄妹二个不答应。太白金星说看看天意如何吧,就把一副小石磨分开两扇,朝山下滚。滚开的石磨,合拢了上下扇的原样,就说明是天意之合,让伏羲女娲兄妹俩成婚。当两扇小石磨从宝丰山顶滚下来,恰好就是碰了园林场后的那个大石头,回力一迸,就合拢了两扇分开滚的小石磨;促成了伏羲女娲兄妹的婚事。留下了人间趣闻佳话。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后来,宝丰人说那个大石头硬是灵石,是美好、吉祥的象征石。不少人生孩子,就抱着孩子去参拜大石头,送给大石头作干儿子。大家你也去拜干老,我也去拜干老,就把那个石头亲亲热热称作石头干老。拜石头干老的目的,就是祈求孩子身体健康,成人后婚姻美满,夫妻之间像兄妹一样亲切。据说,拜了石头干老的人,后来都称心如意。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之15“铧场”

宝丰镇东,女娲山南绵延的一道山梁上,上上下下分布着许多村院,地名统称为铧场村。为什么叫这样个名字呢?这事啊,还是得从女娲说起。

当年,女娲抟土造人以后,在女娲山左右的山梁上留下了很多取过泥土的场子;补天以后,留下了炼五彩石的高炉子;待到神农出世时,他要教给天下人种庒稼,兴五谷。种庄稼,兴五谷,得首先耕出田地,可苦恼的是没得犁铧。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要铸犁铧吧,又没有现存的铸铁炉子。有一天,神农忽然想起了女娲娘娘曾经在女娲山炼五彩石筑有冶炼炉,就想方便省事儿,来到了女娲山,看那高炉还在不在。一看哪,那高炉还是完好无损的。他就招集了好多人,开采出铁矿石,朝女娲炼五彩石的高炉里投放,开始炼铁。一边又吩咐人挖做过人的黄人,做铸铧的土模子。铧模做了很多很多,一直朝女娲山南的山梁平场地上摆放、排列。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高炉炼了三天三夜,就炼出了铁水,就用大铁瓢盛着,朝铧模里灌注,等冷却以后,掀开土模,就是明光耀眼的一只只犁铧了。犁铧铸很多了,又摆满了山场,供给整个天下的农人使用。四面八方的人来买铧耕地,老远就瞧见这里堆满场的犁铧,所以这地名就叫铧场。

「女娲故事」之14、15“石头干老”与“铧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