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检阅中国女排后备力量的女排全锦赛结束了,上海女排自从进入淘汰赛后就一路逆袭,最终有点出乎预料地夺得了冠军。
通过十几天的比赛来看,表面上看起来是新人扎堆、天才少女们在打架似的,可冷静下来仔细一分析,却是能扛鼎的新人难觅,根本没有一锤定音之人。
两个多月前,中国女排之所以会兵败东京,每个人都能总结出七七八八、各种各样的原因,以小编个人分析,最终的原因还是缺乏一锤定音之人。
在东京,咱们在一传和保障环节做得并不差,在朱婷的手腕伤势加重的情况下,咱们的郎导依然还是患上了“朱婷依赖症”,连败三场小组赛提前出局后再做调整,一切都已经悔之晚矣。
现在,朱婷的手腕伤势依旧不明朗,张常宁的膝伤也待观察中,展望明年的世锦赛和三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中国女排在边攻手位置上全线告急,难道到时我们光靠李盈莹一个人?
因此,在目的为检阅后备人才的全锦赛上,大家都期待着能够有更多的具有攻城拔寨能力的边攻手涌现出来,与李盈莹一起去共同担负起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的进攻重任。
在国家队队员全部缺席、整体竞技水平有限的全锦赛上,小编个人认为检验一名边攻手是否优秀的基本标准是:有强劲的进攻实力、进攻成功率达到50%、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能有比较稳定的输出、能够帮助球队取得较好成绩,并且在关键的战役中具有掌控和逆转比赛的能力。
对照这样的标准,小编得出了一个十分令人失望的结论:本次的全锦赛,根本就找不出这样有实力的新人,这批边攻手的整体表现的确是令人揪心。
在全锦赛最终技术统计的得分榜和局均得分榜上,四强队伍中有五人的表现算是较为突出的:天津的陈博雅和刘美君霸占了前两名,而且陈博雅总得分比排名第三的上海女排刘哲宁高出了四十分。而江苏女排的主要得分手周页彤和唐欣,她们则分居总得分榜的第四和第七名。
然而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进攻效率榜,这几位边攻手的进攻成功率的确是令人失望的:上海的刘哲宁在所有的边攻手中还是最高的,她也没有达到50%,只有47%。
另外四位边攻手的进攻成功率如下:
天津女排的刘美君为44%,在边攻手中还算是名列前茅的;在得分榜排第一的陈博雅是41%,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江苏女排的两位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唐欣只有38%,周页彤更是只有36%。
刘哲宁在比赛中接三轮一传、刘美君则接了六轮一传,她们能够有此成功率殊为不易。但是99年的刘哲宁身高是1米83,02年的刘美君则只有1米81,她们的身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的发展潜力。
陈博雅本次不接一传,周页彤和唐欣也基本没接,在不接一传的前提下,她们三人都还只有40%左右的成功率,说明她们根本就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在国家队的关键比赛中,是根本指望不上的。
如果在朱婷和张常宁的状态都难以重回巅峰的情况下,用牺牲李盈莹的进攻来保障她们,这样的比赛还怎么打?只怕是早已经被人家打得遍地找牙、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小编在这里并不是有意来贬低这批年轻人,想当初,朱婷和李盈莹也是通过全锦赛打出来的,比起当初的朱李二人来,本届全锦赛上的这批边攻手们,的确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好在这批新人都还年轻:刘哲宁22岁,陈博雅21,刘美君和周页彤19岁,唐欣更是还只有17。本届全锦赛都还只是她们首度主打成年组比赛,她们也都还有着充分的成长时间。
中国女排想要在巴黎奥运会上重回巅峰,就需要有更多的新人能够尽快成长起来。本届全锦赛上的这批边攻手们,期待着她们能够通过接下来的排超、世联赛和亚运会等比赛的磨砺,不求能成为下一个朱婷和李盈莹,但起码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吧,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