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兵荒马乱一百年》10:陈述利害胜保请说客,盘算得失义军受招安第十回:陈述利害胜保请说客,盘算得失义军受招安

作者:木知茶馆
《兵荒马乱一百年》10:陈述利害胜保请说客,盘算得失义军受招安第十回:陈述利害胜保请说客,盘算得失义军受招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第十回:陈述利害胜保请说客,盘算得失义军受招安</h1>

朝廷派出重兵,围剿天龙八卦教五大旗,义军寡不敌众,连连败退,南北两派的首领杨泰和张善继又先后被杀,起义陷入低谷,从各个县城退到农村据守。清军在四面包围,但是也不敢再继续追击。双方对峙一段时间之后,起义军人心浮动,清军也因为久无战果被朝廷责怪,战争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情况下,钦差大臣胜保先后找了三个说客,来找宋景诗谈判。

第一个是天龙八卦教上一任南派首领,莘县延家营的从政。他前些年因为领着教徒和官府闹事,被流放到新疆,经过劳动改造思想有了转变,愿意为朝廷效力。胜保看他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就把他招至麾下。从政以前任领导的身份,给宋景诗分析了现在的天龙八卦教内部存在的问题:杨泰和张善继都死了,南北两派群龙无首。原来那几大旗的首领,个个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想要当皇帝的主儿,捏在一起太难了,说不定哪一天、哪一旗就有可能带兵哗变。

第二个是莘县张炉集的马歧山。张炉集回民聚居,马歧山组织了一支回民大队,也参与了起义。但是因为和天龙八卦教有宗教冲突,就归在了宋景诗的黑旗军名下。这些天,他的回民大队接受了胜保招安,改编为地方民团。他见到宋景诗,说了自己的想法:宋大哥,咱们起义是为了给乡亲们找一条活路,可是现在的形式,起义成功的可能性没有了,万一哪天这些弟兄们都跟着我们战死,怎么对得起他们家里的妻儿老小啊。倒不如和我一样,先接受了官府的招安,保存住实力,以后有机会咱们东山再起。

第三个说客是王百龄,又叫王二香,是宋景诗老家那一带“甘屯二十二村”组成的一个民团,叫“忠爱团”的首领,此人能言善辩,跟宋景诗和胜保双方都很熟悉。他对宋景诗说:朝廷钦差胜大人已经了解到宋景诗造反是因为抗粮,不是反朝廷。只要他接受招安,可以保证黑旗军不解散,宋景诗继续担任首领。到那时候,这支杂牌军就成了正规军,由朝廷配发粮饷和武器装备,宋景诗也成了朝廷命官,日后立下军功,就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不得不说,胜保找这三个说客找得挺准,这几个人的说辞也都是现实情况,说到了宋景诗的心上。当时胜利的希望渺茫,义军军心不稳,他也没有把握能够掌控得了另外几大旗的首领。有朝一日起义失败,他作为首领,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先接受招安,保住这支队伍,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而胜保带兵多日没有进展,能够招降宋景诗,既立了军功,也可以扩充队伍,提高自己的实力。

经过王百龄多次说和,双方讨价还价,最终,胜保和宋景诗达成了一致,起义军接受朝廷招安。具体的时间,有的资料上说是农历七月底,也有的说是十二月。最大的可能是这个谈判的时间很长,宋景诗和胜保达成初步意向之后,再陆续说服其他各旗首领,中间还有几次小的冲突,边打边谈。其中从政的儿子从世钦还在延家营重新拉起了五大旗,逼着他老子从政黄袍加身当了皇帝,结果没几天老头儿死了。最后,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起义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包括张玉怀、杨朋岭、程顺书、雷凤鸣、从世钦、马荣等都同意了招安。宋景诗所部被编为靖东营,宋景诗被任命为五品参将,顶戴蓝翎。其余各部分别编为诚顺、禧顺和庆凯营,旗帜都改成了黑旗,归宋景诗统一领导。

招安之后,胜保让这支黑旗军暂时驻扎在大名、馆陶、临清一带,听候军令,准备出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