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作者:猴格大人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1,蒙哥死后的局势</h1>

由于蒙哥的固执己见,导致他早死,给强悍的蒙古帝国播下造成永远分裂的内战种子。当时,可以作为蒙哥继承人的有两个群体,一边是母弟忽必烈(44岁)、旭烈兀(42岁 )、阿里不哥(40岁);一边是儿子班秃、阿速歹、昔里吉和玉龙答失。

或许蒙哥曾经暗示过他的幼弟阿里不哥有优先权,他南征的时候也把留守本土的重任交给幼弟,因此,在没有明确遗命的情况下,阿里不哥具备的优势是最大的。旭烈兀正率领西征军团向叙利亚进军;之前被蒙哥猜忌的忽必烈才被重新启用,返回南征军团,行进到汝南。

三兄弟之中,势力最弱的忽必烈是最早知道蒙哥死讯的,他最初在被俘的宋军前哨口中得知消息,认为是谣传。

随即,接到关系很亲密的异母弟、陪伴在蒙哥身边的诸王木哥——木哥的母亲算是忽必烈的乳母——派来的密使,得知蒙哥驾崩的确切消息,而掌控蒙哥大军北撤指挥权的正是木哥。

面对汗位,忽必烈当然也是蠢蠢欲动,但如果此时北返夺位,没有名分,没有功绩,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诸王推举的可能性太小。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2,忽必烈的态度</h1>

忽必烈和霸图鲁等人商议,决定按照蒙哥的南征计划继续南下鄂州,表现出忠实继承前任大汗遗志的态度,同时,忽必烈的南下让他的军团成为当时散布在中原各地的蒙军的后卫,展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形象上有极大的提高。

是呀!我们打败仗了,大汗都死在前线,就算敌军熊,不敢来追击我们,可作为战败撤退的人心里也犯嘀咕啊!人家忽必烈王子居然继续前进,在我们大后方去震慑敌军,好让我们安心撤退,忽必烈王子真是英雄!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从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军在湖南、江西各个城市之间徘徊,不断改变路线北上,企图与忽必烈军团会合。同时,看到忽必烈动了,分散在各地的蒙军队伍也采取行动与之响应,木华黎国王家族的忽林池国王率领他的札剌亦儿军团也渡过长江来到叔父霸图鲁所在的忽必烈军营。

五投下中势力最大的两家弘吉剌部和札剌亦儿部算是站在忽必烈这边,他的妻子察必出自弘吉剌部,霸图鲁的妻子又是察必的姐姐。

以塔察儿为代表的东部左翼诸弟兀鲁思,也表明有和忽必烈会合的意图,因为南征时塔察儿表现的并不好,屡次被蒙哥训斥,所以,塔察儿对蒙哥政府有天然的抵触心理。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3,两汗并立</h1>

蒙哥的亲信阿蓝答儿趁着调兵机会,来到距离忽必烈封地开平仅百余里的地方,严重威胁到开平的安危。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一边义正言辞的质问阿蓝答儿:发兵是大事,成吉思汗曾孙真金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让他知道?一边派遣脱欢送信给忽必烈,请他速还。

忽必烈经过商议,派郝经与南宋议和,他率军迅速北返。闰十一月二十,忽必烈返回燕京,采纳谋士先发制人的建议,在东道诸王和己方亲贵的支持下,于次年(1260)三月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登上汗位。

忽必烈继位的次月,阿里不哥就在首都和林,召开忽里勒台,成为新任大汗,蒙古帝国首次出现两位大汗并存的情况。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4,双方支持者</h1>

术赤兀鲁思的别儿哥汗虽然没有参加和林的忽里勒台,他哥俩会都开的那么匆忙,人家也赶不到啊!但他明确表示支持阿里不哥,还发行了印有阿里不哥名字的钱币。

察合台兀鲁思的实际执政木八剌沙汗(察合台-抹土干-合剌旭烈兀-木八剌沙)之母兀鲁忽乃,娘俩的权力是蒙哥汗赋予的,自然无条件的支持蒙哥政府的决定。

西征的旭烈兀听说大哥的死讯也率军东返,企图染指汗权,回到大不里士的时候,使者带来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登基的消息,他就放弃了对汗位的争夺,留在伊朗之地构建西亚、中东地区的势力范围,新的旭烈兀兀鲁思也就此形成。

旭烈兀留在封地没有随从父亲西征的嫡子木木忽儿去和林参加了拥戴阿里不哥的忽里勒台,至少从当时看,木木忽儿代表其父站在阿里不哥一边,直到后来大战开始,旭烈兀听说忽必烈占上风,就给木木忽儿下达紧急命令让他离开本土赶赴伊朗,算是从内战中抽离。

那边旭烈兀独占伊朗的欲望才刚刚露头,对西征成果虎视眈眈的别儿哥自然不能容忍旭烈兀的行为,亲率大军南下。就这样,因为领土争端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别儿哥和旭烈兀处于对立的备战状态,自然对东方的汗位争夺战无暇顾及。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诸王合丹跟随蒙哥南征,在这场内战中他站在忽必烈一方,阔端的儿子只必帖木儿和六叔合丹一样,支持忽必烈,并且在之后的陕川争夺战中发挥巨大作用,击败阿蓝答儿和浑都海,平定西北局势。贵由汗的儿子禾忽在其封地叶密立保持中立,并没有倾向哪一方。禾忽的堂兄弟海都,则支持阿里不哥。

蒙哥汗的诸位皇后和儿子支持阿里不哥,东道诸弟兀鲁思很明显是支持忽必烈的。

双方阵容看上去是势均力敌,阿里不哥还略胜一筹,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属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个人的势力其实都没有多少,这么多的支持者都属于那种观望的、很容易土崩瓦解的团体,用墙头草来形容比较恰当。

再细究起来,叛乱者忽必烈一方的核心阵营死战的决心更大,因为他们是叛乱者嘛!如果内战失败他们整个家族都要倒霉,所以,叛乱者一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战场的。

相反,阿里不哥那一方的支持者和追随者都是原蒙哥政府,他们没有那种紧迫感,就算输了不过是换个政府,如果竭力奋战赢了好说,输了就凄惨了,肯定要被新政府清算,所以,大家何必去冒险?还不如维持现状混日子呢。

因此,双方在气势上心态上已经分出输赢,阿里不哥真正的依靠只有他的妻族斡亦剌部,其他势力都是靠不住的,以后的事实会做出证明。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h1>

阿里不哥元年、中统元年(1260,南宋景定元年)冬,陕川争夺战爆发。蒙哥所属的主力部队在哈剌不花和浑都海的带领下撤退到六盘山驻扎。

阿里不哥派遣阿蓝答儿南下去接管六盘山等地的精锐,忽必烈也不甘示弱,派八春、廉希宪、赵良弼、商挺等人赶往陕川,双方爆发战争。

忽必烈方联合窝阔台系在河西的诸王击败亲阿里不哥派的浑都海,杀死阿蓝答儿,取得战争胜利,蒙哥南征军除了少部分跟随不愿归降的哈剌不花西返,剩下多半都归属忽必烈。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西线胜利后,忽必烈率大军挥师北上进攻和林,再次击败阿里不哥军,由于和林及漠北所需粮食都由汉地转运供应,和林没吃没喝的,阿里不哥不得不退出和林居守谦州,并向忽必烈表示投降,忽必烈接受了他的议和,留下诸王移相哥驻守和林,自己则返回开平。

忽必烈急调塔察儿等东道诸王迎战,把阿里不哥再次击退缩回和林,战况又回到原点,忽必烈继续禁绝粮道,让阿里不哥军陷入饥荒。

缺粮,败仗,都让阿里不哥威信大跌,他只能求助于西方,阴山之南和粟特旧地是农耕之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如果能从那里获得粮食,就可以长期和忽必烈对抗。

此时的察合台兀鲁思汗是支持阿里不哥的木八剌沙母子,但阿里不哥希望有一个贴心的自己人去做察合台汗,为自己征集粮食和财富,因此,他派心腹阿鲁忽回察合台兀鲁思去取代木八剌沙母子。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h1>

阿鲁忽是察合台的孙子,拜答里之子,他回到兀鲁思后,宣布阿里不哥的旨意,登上察合台汗位。阿里不哥要求阿鲁忽为他去阿母河以北和突厥斯坦地区征集粮草军需,还要求他沿着阿母河布防,防止旭烈兀援助忽必烈。

这样一来,阿鲁忽手中获得的权力就大大超过他祖父察合台传下来的封地,属于大汗的阿母河以北和突厥斯坦地区大量农耕之地的实际控制权落入阿鲁忽手中,要为大汗阿里不哥筹集粮食嘛!

阿鲁忽觉得,反正阿里不哥打不过忽必烈,我为什么不把这些财富占有,并接管中亚和突厥斯坦的控制权,发扬光大我察合台汗国?

因此,面对阿里不哥的使臣,阿鲁忽采取拖延忽悠的举措,在使臣们的征集任务都完成后突然变脸,拘捕了这些征集军需的使臣,并向忽必烈递出橄榄枝。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h1>

东方的阿里不哥再次向忽必烈发起进攻,双方在昔木土脑儿展开激战,阿里不哥又一次大败北遁。听说阿鲁忽的背叛,阿里不哥几乎要气死,带领残军向伊犁河谷进发,击败了阿鲁忽,并在此驻冬。

蒙古人夺位一般都是骨肉相残,从不牵扯旁人,诛杀也只是当事人,很少涉及子孙,当初蒙哥诛杀支持贵由系的亲贵们,都已经引起诸王们的不满,如今阿里不哥居然比他哥更暴力,连普通士兵都滥杀,如今你还是身处劣势,不是更该收买人心吗?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阿里不哥的愚蠢行为让中亚观望的诸王彻底抛弃了他,窝阔台系各派也把对蒙哥的怨恨转嫁到阿里不哥身上,几乎没有人向每况愈下的阿里不哥伸出援手。

大家纷纷向忽必烈示好,贵由的儿子禾忽向忽必烈表示友好,阿鲁忽更是派遣使者去朝见忽必烈,希望能得到突厥斯坦和阿母河以北地区的统治权。阿鲁忽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凭借阿里不哥的圣旨得到中亚的一切,如今又想让忽必烈明确中亚的统治权属于他。

随后,伊犁溪谷地区遭受严重的饥荒,民众接连死亡,景象十分凄惨,阿里不哥的军队难以承受内部与外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最终,阿里不哥政权解体,孤立无援的阿里不哥大汗,带着少数原蒙哥政府高官向忽必烈投降,叛乱者忽必烈取代了正统的大汗。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h1>08,猴格说 </h1>

成王败寇是亘古定律,当初蒙哥拥兵胁迫诸王登上汗位,如今忽必烈就武力胁迫现任大汗退位,做为失败者的阿里不哥,在汉文史料记载中自然就成了阿里不哥叛乱的猪脚,但其实,在这场内战中,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忽必烈叛乱。

其一,是忽必烈方抱着必死的决战之心,而阿里不哥方则没有那种紧迫感,可以参考项羽背水一战,所以,同等水准的蒙古战士,在作战心态的不同就有如此大的差距。

其二,就是补给问题,对阿里不哥来说也是最致命的,他所居的和林要依靠遥远的汉地获得物资补给,战线拉的越长他的劣势就越显著,很多时候,战争不就是打的经济战?没钱没粮食没物资还打个鬼啊!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内战结束后,整个蒙古帝国彻底分成四大势力,忽必烈、别儿哥、旭烈兀、阿鲁忽,这个时候,忽必烈还是努力去为做整个帝国的大汗而努力,更想收回中亚阿母河以北等地区的统治权,因此,他邀请三巨头召开忽里勒台,三巨头也同意了。

但是,很邪门的意外发生了,至元二年(1265,宋咸淳元年),旭烈兀去世,随后,本打算趁旭烈兀汗国混乱之际进攻的别儿哥也在次年(1266)死在行军途中,同年,阿鲁忽也病死了。对了,阿里不哥也在这一年死去。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01,蒙哥死后的局势02,忽必烈的态度03,两汗并立04,双方支持者05,从武力战到经济战06,背叛大汗的阿鲁忽07,昏招频频的阿里不哥08,猴格说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随着三巨头的死亡,彻底打乱忽必烈的大会计划,三大兀鲁思也因为继承人问题发生各种混乱,让中亚再次滑向混乱。

这时,窝阔台家族那条好汉就要崛起称雄中亚咯!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多桑蒙古史、史集、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察合台汗国史、剑桥辽夏金元史等

<h1>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h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