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作者:光明网

"老实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一直梦想着来到这个享有盛誉的舞台。能够在华沙扮演肖邦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好的事情之一,我很荣幸能获得这个奖项,得到评审团的信任,并得到我最近几天收到的所有温暖。24岁的新冠军刘晓轩在赢得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后说道。

10月21日,为期三周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落下帷幕,来自加拿大的中国钢琴家布鲁斯·刘(Bruce Liu)夺得桂冠,并获得了4万欧元的奖金。

赛后,作为评委之一的钢琴家陈萨说,刘晓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演奏的精力,"他很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他有很多执行力。"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加拿大华人钢琴家刘晓轩荣获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人民视觉信息图

比赛原定于2020年举行,由于疫情爆发而推迟到今年。全球有超过500人报名参加比赛,创下了历史新高。经过一层评审团的选拔,来自10个国家的12名参赛者进入了决赛,这意味着今年的比赛远比预期的要多,可能是小赛近100年历史上最高的。

"当你知道周围有这么多充满激情的人时,我认为这是(肖赛)最特别的事情。在12位入围者中,刘晓轩是最后一位与华沙爱乐乐团合作演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人。在一首歌的结尾,刘晓轩收获了几分钟的掌声。

赛后,经纪人黄树林告诉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在比赛中,刘晓轩选择了法子里钢琴,"法家里的钢琴很难控制,它的高音很亮,有点粗心就整体失衡了,但刘晓轩在每一次表演中都控制得很好,高音轻盈清晰。"

同时,黄树林分享了刘晓轩英文名字Bruce的起源,"他长得有点像武术家李小龙,所以他取了这个名字。"

按照惯例,肖星高冠军将举办全球巡演。音乐梶本将很快宣布刘晓轩将在亚洲许多地方巡回演出。刘宇昆亚洲巡演的第一站定于11月27日在韩国首尔与首尔爱乐乐团合作。中国巡回赛的时间表将在选定的日期公布。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奖项公布后,选手们向刘晓轩(中)表示祝贺,包括中国选手饶宇(右)沃伊切赫·格泽津斯基

这位24岁的中国钢琴家赢得了冠军

刘晓轩1997年出生于法国,父母来自北京,在法国留学期间结婚。

刘晓轩7岁学钢琴,11岁成为主要钢琴比赛的常客。他曾就读于蒙特利尔音乐学院和蒙特利尔大学,现在是1980年第一位从加拿大裔越南钢琴家邓泰山手中夺得第10届邵逸夫锦标赛冠军的亚洲钢琴家。

"起初没有人被迫学习钢琴,也就是说,他们开始学习,没有麻烦。最初的练习时间很短,然后越来越喜欢弹钢琴,练习时间越来越长。刘晓轩曾经这样描述过学习钢琴的路。

刘晓轩从小就喜欢上台,对他来说,弹钢琴就像游戏机,总是那么兴奋。小时候,音乐成为他的兴趣所在,后来成为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和他所认识的世界的窗口。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刘晓轩在小赛

2014年,17岁的刘晓轩在中国首次亮相,与指挥家陆佳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出了拉威尔的《G三角钢琴协奏曲》。2018年,刘晓轩回到老地方,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一场个人演唱会。

"刘晓轩从小就习惯了思考一切,寻找答案。在对钢琴少年的推介中,北京音乐厅介绍,"他生来就不怕老虎,15岁和乐团第一次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敢于提出自己对指挥家的待遇,赢得了指挥家的青睐。"

当时,刘的曲目包括巴洛克巴赫,浪漫肖邦,爵士卡普斯汀,印象派拉威尔和李斯特,以其华丽的技术而闻名,跨越了广泛的岁月和不同的风格。

"面对这份非常重要的曲目榜单,20岁的刘晓轩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定。娴熟的技巧和充满情感的将他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呈现给观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评论道。

演出结束后,刘晓轩在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想象力和感性是艺术从业者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作曲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但他的作品都是凭想象力完成的。想象力很重要,甚至比经验更重要。像许多在30多岁时去世的作曲家一样,他的作品可能不被80多岁的人所理解。

那天,刘晓轩还回看了中国作曲家朱青儿的《翻身的日子》,感觉很亲切,"在加拿大也和华人有很多接触。"与中国乐团的合作也让他对中国古典音乐环境有了深刻的了解,"从乐团到观众更年轻,更有活力。我对中国观众了解不多,但我也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古典音乐感兴趣。"

在外人眼中,刘晓轩是一个非典型的年轻钢琴家。

他不会躲在象牙塔里。除了钢琴技巧外,他还精通围棋,赛车和游泳,并拥有各种各样的兴趣。他也喜欢玩游戏机,好和大人下棋,打扑克,麻将,他也喜欢打乒乓球,台球,保龄球,喜欢让人魔术。除了在学校学习英语和法语外,他还在家学习中文。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7月20日,在预选赛期间,刘宇昆前往华沙公园,与波兰钢琴家伊格纳斯·帕德鲁夫斯基的雕像合影留念。从那以后,他没有更新自己的ins状态,专注于为比赛做准备。

这位17岁的中国少年引起关注

萧赛自1927年成立以来,每五年就有一批中外钢琴家,通过萧赛进入大众视野。在中国钢琴学习者心中,萧赛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1955年,在第五届小赛上,21岁的傅聪获得三等奖和马祖卡卓越演奏奖,成为第一位赢得国际钢琴比赛的新中国音乐家。从那时起,傅聪就被称为"中国的肖邦"。

2000年,在第14届邵逸夫大赛上,18岁的李云迪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邵逸夫冠军。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饶在邵氏

今年的小赛,17岁的中国少年饶伟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是参赛者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进入决赛的中国选手。

"这是我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成长,也是对我青少年钢琴比赛的总结,一种告别。"饶伟坦诚,他不是觉得很紧张,而是很兴奋,很舒服,"这么好的舞台,这么好的钢琴,各方面都特别好,我弹得很舒服,很开心。"

Rao来自湖南,目前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习。与其他选手相比,饶小萌大概是最"草根"的一个——他的父母在吉首火车站附近开了一个水果摊,8岁那年,饶宗开始从星海音乐学院任教李素荣副教授,每周从吉投坐16个小时的火车到广州上课,最后,他用一堆火车票换取了"钢琴奥运"的门票。

"饶有一点看好,他能牢牢把握主动权,让乐队跟着他,也让音乐牢牢吸烂观众。李长轩是一名小钢琴学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他一直在网上直播比赛。

在她看来,饶宗霆展现了这个时代难得的沉稳,"他最杰出的表现就是肖邦的诗意、台词、音色的素描,有东方的东西在里面,这些都非常吸引评委。有些作品,他会放慢速度,线条宽度,细节放大,做到极致,但火爆,捏合度恰到好处。"

"对于一个17岁的球员来说,在肖决赛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容易,因为他专注于音乐的细节,他抵抗压力的能力以及比赛的稳定性。特别是当其他玩家相对成熟和年长并且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时。在《音乐周刊》上,评委陈莎评论道。赛后,她在微博上鼓励这位年轻球员,"我们在中国是好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24岁的加华裔钢琴家,曾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

陈纱与评委合影留念

陈莎是肖大赛最年轻的评委,也是唯一一位受邀的中国评委。2000年,崭露头角的陈莎在第14届小赛和波兰舞曲最佳表演中荣获第4名,世界音乐之路从脚下开始。现在,她回到了她的梦想开始的地方,成为法官。

鼓励年轻人参加比赛?赛前,记者问陈莎。

"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当然,你会得到很多训练和生活经验,包括在超高压下的表现,如何保持尽可能稳定的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陈说。但对于结果,心态应该是开放的,不要把它当成世界末日,不要以为是中彩票。"

(实习生陈兆宇和余诗雅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记者 廖洋

来源: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