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重阳节,收到「上海发布」的一条消息,上海百岁老人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公众号
虽然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75岁,但现在的90后朋友,未来有很大概率可以拥有百岁人生,这提醒了年轻人要为长寿做准备。
随机采访了一些身边的朋友,有些对此表示担忧,因为他们还没做好准备,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另一些朋友则更乐观一些,已经开始憧憬起了自己70岁后的退休生活。
那么,长寿时代的到来,对我们来说,到底是好是坏,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伦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琳达·格拉顿和安德鲁·斯科特,就着这个话题,给MBA的学生们开了一门「百岁人生」课程,也撰写了一本同名书《百岁人生》。
两位作者,一位是经济学家,一位是心理学家,整合了两种不同的视角,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动态的规划。
书中提出了一个精彩的问题:如果你能活一百岁,请问该如何去规划和看待你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01</h1>
不少朋友对长寿这件事表示担心,主要是因为他们设想了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预期寿命延长,但退休年龄不变,那么,我们将根本没有办法负担丰厚的养老金。想要退休之后过得还不错,要么延长工作年限延迟退休,要么削减养老金。
不过听起来,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主意。所以一些朋友会觉得,活得长这件事,听起来并没有那么美好。
对于百岁人生来说,解决财务问题是必要的,但金钱远远不是最重要的资源。
家庭、友谊、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是组成百岁人生的关键部分。因为只有人生本身是好的,更长的预期寿命才是一件好事。
而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在创建高效的长寿人生时,它们和财务资产一样重要。
在剔除外貌、智商、家庭情况等天生的无形资产后,作者将那些对人生有积极意义的无形资产划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生产资产。
这些资产可以帮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成效并获得成功,从而增加个人收入。
技能和知识显然是这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比如高度信任的「小团体」、良好的声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人都有机会做个人品牌的年代,生产类的资产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也让你有机会和信任的「小团体」一起,做更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
第二类是活力资产。
这类资产关乎精神和身体的健康与福祉,包括友谊、积极的家庭关系和伙伴关系,以及个人健康,丰富的活力资产是衡量美好人生的关键组成部分。
比如,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持大脑健康和良好运作的重要性,而这些与我们的日常行为、社区参与度、稳固的关系、身体素质和饮食习惯都有关系。
人们常说,年纪越大,脑子越不灵光了。不过,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大脑是具有新塑性的。它更像是一块肌肉,你可以通过反复使用和练习,避免智力下降。
还有前面提到的「小团体」,能让你保持理智,使你感到愉快,并对你的活力资产有所贡献。
第三类是转型资产。
在百岁人生中,人们将经历巨大的变化和大量的转型。
这些转型资产是指对自我的认知、接触不同网络的能力和对新经历的开放态度,转型资产有助于提高转型成功率,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成本的资产。
你可能会遇到些什么转型呢?可能因为工作业务被喊停,也有可能是技术进步被转岗,或者是从初创公司的探险家转变成责任重大的管理者。
一些转型会很艰难,而且会令人不安,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准备好接收反馈意见,寻找和聆听他人想法,然后对问题进行反思的,这样一来,你会对自己有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当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越多越复杂,我们就越能够应对不同的需求和不确定性。
还有一点是「多元网络」,这跟我们前面提到的「小团体」是不一样的。
因为通常,我们从朋友那边得到的消息都是类似的,只有当你将社交网络扩展到朋友的朋友,才有可能获得全新的信息。
「自我认知」和「多元网络」相结合,为你的转型创造了基础,而想要这类资产真正产生活力,你还需要行动起来:开始挑战过去的旧习惯,尝试整合不同人生的新模式,对别人的工作和生活保持好奇心,探索新的人生阶段。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02</h1>
说完了「无形资产」三大类,我们接着聊聊「有形资产」。
与银行中的资金或股票投资相比,房子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有形资产。人们不仅会将房子作为一种保值的手段,同时,它还有可能为我们创造「租金回报」。
很多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以房养老」这样的模式是否可行?来听听作者的解答。
在大多数国家,房子是大多数人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有一项研究发现,70岁和70岁以下的人中,有70%的人感觉到,为了维持退休生活而出售房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通常只有伴侣死亡或身患疾病这样的创伤性事件才会促使老年人卖掉他们的房子。而当你不需要卖房子的时候,在未来它就会成为一种遗产。
所以,想要依靠住房来为百年人生提供资金的的想法,显然是不太明智的。
如果房子不可行,也许你应该像学习任何跟工作相关的知识时一样,尝试着建立自己的理财能力。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你的财务知识丰富,那么每年通常能比别人多赚取1.3%。
每投资10万美元,有理财知识的投资者将在10年之后多获得1.6万美元;20年后多获得4.2万美元;30年时则是8.4万美元;40年后则能多获得14.5万美元。
如果想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可以通过阅读金融书籍,参加在线课程和研讨会等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投资表现和财务规划能力。
随着财务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会慢慢意识到,通过投资赚钱是件并不那么容易的事儿。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通过选择更多元的投资组合,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随着年龄增长,留给我们弥补财务逆转的时间也会减少,所以在接近退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以寻求在退休后获得安全收入,而不是最大化其财富的市场价值。
再者,有了一定的金融知识后,你会发现,你每投资一种产品,金融中介机构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因此,关注收费水平也至关重要。尽早学会看懂那些复杂的条款,会对你的长期投资更有帮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8">03</h1>
绝大多数与长寿有关的辩论都在谈论财务和养老金问题,但为百岁人生做打算不仅仅是要维持财务稳定。
如果你的技能、健康和情感都消耗殆尽了,你的事业也不会长久,你也不会在财务上取得成功。
同样,如果没有坚实的财务支撑,你也无法将时间投入那些财务之外的关键事务。要在短暂的人生中达成平衡是很艰难的。
尽管这在寿命更长的人生中会更为复杂,但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这种平衡。
在寿命较短的人生中,把闲暇时间主要用来放松是有道理的。在寿命更长的人生中,闲暇也将为投入创造空间。
也许百岁人生这份礼物的一部分,就是重新塑造我们对于闲暇时光的使用方式——更少地关注消费和娱乐,更加注重投入和再创造。
从过去单纯的消费闲暇时间变成「消费」和「投入」两部分,不仅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或在电脑前玩游戏,也可以用来学习技能、提升健康和增进感情。
选择对于我们的一生都很重要,在长寿人生中更是如此。对于想要最大程度地把长寿人生变成礼物而非诅咒的人们来说,这本书是邀请你迈出享受这份礼物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人生本身是好的,更长的预期寿命才是一件好事。
好了,关于《百岁人生》的解读,今天就和你聊到这里。
喜欢这本书的解读,希望有更多「人生规划」相关的书籍,欢迎文末点个「赞」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