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作者:太原广播电视台

四季轮替、春华秋实,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的深秋时节,是晋祠水稻成熟的时候。这几天虽然寒意渐浓,但是在晋祠镇的一个个村庄田野里,却是一派喜庆热闹的繁忙景象,被称为“北稻一绝、皇家贡米”的晋祠大米再一次迎来了丰收。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记者 张晓亮:“千家灌禾稻 满目江南田”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游览晋祠时,称赞晋祠水稻的诗句,如今在晋源区,流传千年的晋祠水稻盛景已经重现。现在我就来到了晋祠镇北大寺村,在我的身边大家可以看到,接近两百亩的稻田内遍野铺金,空气中满是扑鼻的稻香,这几天晋祠镇各个村庄的水稻已经陆续开镰,喜获丰收。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在北大寺村“大寺荷风”景点南侧的稻田里,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微风拂过带来了沙沙悦耳的响声,奏起了开镰收割、粒粒归仓的进行曲。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野间欢快地奔忙,将稻谷揽入怀中。收割、脱粒、卸仓、装车、运输,好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庆场面。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晋源区晋祠镇北大寺村村委会主任 武宏杰:现在收割完就能看到黑色的土地,这个黑土是现在北方地区少有的黑土地,因为这个黑土非常肥沃,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以产出来的晋祠大米非常的好。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晋祠大米“七蒸不烂、味殊而美”,是华北地区稻米中的珍品。这一品种的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土优势,除了肥沃的黑土地以外,优质的水源灌溉,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晋源区晋祠镇北大寺村村委会主任 武宏杰:随着晋祠泉水水位的上升,你看现在小溪里面流的都是清水,我们把地表水集中起来灌溉,所以从水质、土地的这些生态的恢复,我们这几年晋祠大米的品质,真正有了很大的提升。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记者了解到,晋祠水稻有着3300年的种植历史,而北大寺村是为数不多的传承了传统晋祠水稻品种种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规模化、品牌化农业的发展,北大寺村以村集体为单位,整合零散土地展开大范围、标准化的水稻种植工作,大米品质和产业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晋源区晋祠镇北大寺村村委会主任 武宏杰:我们现在主要种植的就是晋祠大米和荷花,这个晋祠大米和莲藕在历史上都是进贡皇宫的贡品,我们努力把晋祠大米和大寺莲藕这个两个产业做好做强,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吧。

北稻一绝、皇家贡米!太原晋祠大米迎来丰收

记者了解到,晋祠大米的种植范围主要集中在晋源区晋祠镇周边的花塔、赤桥、北大寺、南大寺等村落,目前,种植面积已经突破3000亩。如今,晋源区通过 建设“晋源稻花城”项目,打造晋祠大米品牌,进一步推进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蹚出了一条以农业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的新路子。(记者 张晓亮)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