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作者:圈外扒姐

2019年5月,顾晓刚导演的电影《春江水暖》作为第58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闭幕影片展映。本届戛纳“影评人周”的总监查尔斯·泰松说:“这绝对是一部会留下强烈印记并且无法被冲淡的电影!”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查尔斯·泰松在《春江水暖》首映礼上致辞

查尔斯·泰松的这种感受跟我的感受一模一样!

作为年轻导演,88年的顾晓刚最早以拍纪录片而广为人知。其早在2015年,就凭借处女作《种植人生》获得了第9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春江水暖》是顾晓刚电影的处女作,这部影片不仅在戛纳上大放异彩,在国内的各大影展上同样热度不减:2019年7月,《春江水暖》获得了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2019年9月,《春江水暖》入围了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音乐(窦唯);2019年11月,《春江水暖》作为2019年吴天明青年电影最高峰会“映见时代——致敬现实主义电影”单元的闭幕影片......

对于一名青年导演来说,首部电影就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和认可,显然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探讨价值。这里,扒姐用《春江水暖》这部影片为你解读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顾晓刚

600年前,元朝画家黄公望以富春江的风貌为素材,画下了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600年后,富阳为了迎接2022年亚运会正进行着热火朝天的新城建设。《春江水暖》讲诉富春江畔,四兄弟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中轮流照顾失智的母亲,四个家庭面临亲情与生活的考验,借由四季的冷暖变化如画卷般地徐徐展开......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h1>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h1>

现实主义电影诞生于二战之后,兴起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意大利。当时的电影人为了展示战后人们的真实生活,采用自然光、运用简单的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和作品有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维雷将军》;维托里奥·德·西卡的《孩子看着我们》、《偷自行车的人》等等。而国内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样层出不穷,既有谢晋导演的《牧马人》、《芙蓉镇》等“开山之作”;亦有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张艺谋导演的《活着》这样的“扛鼎之作”;而近年来的《我不是药神》、《狗十三》等“口碑之作”同样属于现实主义电影。

通过片名,我们很直观地跟苏东坡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联系起来。巧合的是苏东坡这首诗是在杭州时写的,而顾晓刚本身也生活在杭州。同时影片的取景地选在富春江畔,又让人联想起《富春山居图》。电影立意上用今人和古人“对话”的方式,拍摄运用山水画的“下笔”手法,架构春夏秋冬的四季冷暖,结尾“又一个春天”的更替,非常符合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意象和审美方式!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富春江实景和《富春山居图》局部

《春江水暖》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简单,年迈的母亲因为中风失智,她的四个儿子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轮流照顾。如果单单以剧情来看,这样简单、直白的叙事方式显然跟纪录片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导演巧妙地将赡养老人这个现实的问题,放到传统文化中的背景(现在的富春江还是苏东坡笔下鸭子游的那条江,黄公望笔下画的那条江)中,明明拍的是我们身边的日常,却给人一种山水笔墨画的诗意美感。

这种把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拍摄手法,在青年导演这个群体是非常罕见的:电影的剧本、剧情采取的是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将角色的语言、行为放进古意的背景之中;把诗画中的意境“残酷冷静”地放进现实生活中来,形成强烈的反差。它在古人(传统文化)和今人(现实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让观众们在这座“桥”上来去自如,体验传统文化意境之美的同时,从而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得再通俗一点:这种电影的表现手法是“假古人之手,写今人的现实问题;借古人之口,说今人的现实问题。”苏东坡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古人们“先知”赡养老人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吗?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片生意盎然,对比着今天杭州刚刚跻身一线城市、召开G20、接下来举办的亚运会......——古人在太平盛世之中,会不会也有着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和思考呢?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或许,我们理解了顾晓刚的现实主义,我们就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h1>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h1>

《春江水暖》原名叫《顾家饭店》,顾晓刚早期是想从他父母(开饭店的)的视角来拍摄一部家庭片。后来,他哪怕重新去架构一个新的故事,这部电影的格局还是放在当下老百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上面。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这部电影的演员全部使用没有认可表演经验的普通人——剧中的演员均是顾晓刚的亲人和朋友。

同时,他让这些普通人自如地用方言的方式讲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把时代变迁和历史的记忆,日常琐碎的生活与宏大的叙事,无常感和命运感交织在一起。导演以参与者、亲历者的“平和”之态平视这一经历,克制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既不哀伤,亦不同情,更没有为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导演只是拍摄一部电影而已,每个人的生活都由每个人继续!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顾晓刚的这种现实主义手法,给观众以极强的代入感:真实,如同发生在身边;感同身受,屏幕前的你我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但各主要的是他通过电影语言,让我们对过去、去现在、对未来,产生了更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又反作用于电影本身——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h1>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h1>

顾晓刚的现实主义更多地从早期拍摄纪录片中汲取经验,《春江水暖》只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但即便如此,他用古意拍当下的手法;把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用方言和素人(毕赣《地球的夜晚》、《路边野餐》也是这样)作为电影元素的表现手法,还是非常值得当今电影人们借鉴和学习的。

从谢晋、吴天明到张艺谋、陈凯歌,老一辈的电影人让华语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有了大的突破;

从好莱坞大片到国产商业大片,我们看到电影正在全面市场化。

可就在华语电影早已市场化的今天,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顾晓刚这种年轻导演理性地关注现实生活,为人们提高思想资源和价值引领的作品。他们不计较票房、不关注口碑,只关注老百姓当下的生活和情感。

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期待华语电影有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作品!

《春江水暖》:用古意拍当下,浅析青年导演顾晓刚的现实主义用古意拍当下: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方言、素人演员:拍老百姓的当下生活经历和情感华语电影需要顾晓刚这种“现实主义”

我是圈外扒姐,喜欢我请关注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