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作者:大嘴读史

大嘴读史

——史料摘译——

原文:

颎乃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激怒兵将曰:“今去家数千里,进则事成,走必尽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众皆应腾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后汉书·段颎传》

译文:

段颎命令军中拉紧弓弦,磨快刀枪,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左右两翼,布置轻骑,激励兵将说:“现在我们离家几千里,前进,事业就成功;逃走,死路一条,大家努力共取功名吧!”于是大呼喊叫,军队应声跳跃上阵,段颎驰马在旁,突然袭击,虏军大崩溃。

1

说起东汉灭亡的原因,无非是外戚乱政、宦官专权、党锢之祸这些,但实际上,西北地区长达一百多年的羌人之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战争就是烧钱的机器,是一头吞金怪兽,是一个无底洞。绵延一百多年的战乱,消耗了大量的金钱物资,最终拖垮了东汉王朝。

在一位大将向皇帝请战的奏章中,罗列了平定羌人之乱所耗费的金钱,“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

先后两次大规模的平羌战争,总共21年的时间,国家花费320多亿,依然留下一个时叛时安的烂摊子。

这位将领提出“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再花费54亿,用两年多的时间,彻底平定羌人之乱。

这位将领就是东汉最后一个百战百胜的名将——段颎(jiǒng)。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2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文字中,唯一一个代表民族称号的文字就是“羌”。

羌族在东汉时期,按照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为东羌和西羌。西羌分布在陇西、金城,主要在今天的甘肃境内,金城就是今天的兰州;东羌主要分布在安定、北地,这个范围比较大,包括了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

羌族人全民皆兵,特别擅长山地作战,在刘秀打天下的时候,羌族人往往是作为雇佣军出现的。

从马援扑灭羌人作乱、安定陇西开始,不管是重兵围剿,还是怀柔招抚,东汉的西北边境就一直没有太平过。

即使在公元143年,陇西地区爆发最高震级为8级、大大小小180多场地震,羌族人的叛乱依然没有停歇。

先零羌被灭,参狼羌又反,钟羌完蛋了,东羌又乱,羌人好像一个在擂台上屡次被击倒却屡次站起来的顽强拳手,与庞大的东汉帝国整整搏斗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

这种情况一直到段颎出现才得以改变。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3

段颎的想法很简单,杀光羌人之后,自然不会有羌人之乱了。放到今天,段颎妥妥的要被扣上种族灭绝的罪名。

段颎的崛起过程,始终伴随着战争和杀戮,战功和首级是他获取功名和富贵的唯一手段。

想当初,段颎只是一个皇家陵园管理员,每天干着洒水扫地,打扫卫生的差事,但他从小学习骑射,之后又“折节向学”,奔着文武双全的路子培养自己。

底子扎实、有真材实料的段颎投身军旅之后,通过两次战争迅速崛起。这两次战争一次是在东北边境对阵鲜卑人,一次是在山东剿灭农民起义。

从段颎初战鲜卑来看,他是一个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的家伙。

段颎率军即将抵达战场的时候,担心鲜卑人会战略撤退,脑洞大开地派人假扮信使,送来伪造的退兵命令,然后做戏做全套地假装撤退。鲜卑人一看,集结人马,跟着屁股后头就追来了。

正中段颎下怀,一个回马枪,大获全胜。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4

段颎平定羌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期间苦战、冤狱,挫折不少。

段颎刚刚担任护羌校尉的时候,正逢羌族八部造反,段颎战而胜之。第二年,羌族人卷土重来,段颎的部队陷入苦战,连段颎自己都下马参加战斗,终于靠着铁血杀戮度过危难。

但凡有战功,就有人来抢。段颎骄人的战绩引来其他人的嫉妒,诬陷随之而来,段颎被投入监牢,数以千计的官员百姓为段颎鸣冤抱不平,段颎自己倒是泰然处之,只是请罪,不为自己辩解,也不攀扯别人,被认为胸怀宽广,有长者之风。

随着羌乱蔓延,段颎再度出马,以更血腥的杀戮以牙还牙。

段颎不是那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将领,他和白起一样主张歼灭敌人主力。

数年艰苦的战斗,段颎节节胜利,并且宜将剩勇追穷寇,追得败逃的羌族人上天入地,以霹雳手段对羌族人赶尽杀绝,经过湟中之战、鸾鸟之战、逢义山之战、落川之战、射虎谷之战等多次战役,终于平定西羌、击灭东羌。

《后汉书·段颎传》中统计了段颎的战果:大小战役180,斩敌首38600余,缴获牛马牲畜42万多,自身仅损失400多人,消耗军费44亿。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5

段颎在羌地有着“杀神”和“屠夫”的称号,几乎到了“可止小儿夜啼”的程度,这“凶名”经年不衰,很多年后依然流传。

《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当时,三国著名的“毒士”贾诩初进官场,郁郁不得志,辞官回乡,路上遭遇叛乱的少数民族,包括贾诩在内的数十人被抓获。贾诩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段颎的外孙”,就把这些少数民族叛匪吓得够呛,立马释放了贾诩,而其他一起被抓的人都被杀害。

这时,段颎已经去世多年,但在羌地,段颎的名字早就成了一个传奇,神鬼辟易。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6

段颎是一个出色的军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东羌平定后,朝廷征调段颎回京,后来又担任了首都卫戍区司令(司隶校尉)、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等职务,但段颎为了保住自己的富贵,不可避免地卷入太监争斗的漩涡。

段颎依附中常侍王甫,介入太监集团的内斗,还疯狂镇压学生运动,逮捕仗义执言的太学生1000多人。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段颎自己最终也成为太监内斗的牺牲品,被逼着喝下毒药,在狱中惨死,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可怜段颎,一生征战,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段颎在平灭羌乱的过程中,和白起一样,多次杀俘,最终落了个和白起一样的命运。

再往后,天下大乱,无数名将次第涌现,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徐徐拉开大幕。

段颎:东汉最后一位杀神级名将(武庙七十二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