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拍摄于1930年的江西上饶的老照片,图片来自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的《亚东印画辑》。这些照片所拍摄的很多景观虽然早已消失,但对我们了解80多年前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这其中有几张关于江西上饶的老照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上饶,古称信州,位于江西东北部,有“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图为1930年的上饶古城墙一角。

1930年的上饶玉山县城,玉山位于江西东北部,玉山建县已有1300余年历史,始建于武周证圣元年,因境内有相传天帝遗玉而成的怀玉山而得名。图为玉山临江的商户建筑,为防止雨季的洪水,这些建筑的底部多为三层土台高垒,水码头旁的青石板台阶直通街市。江上还停泊着多艘乌篷船,岸边有浣衣担水的人。
1930年的饶州,繁忙的港口中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桅杆林立,非常壮观。饶州,别名番邑,饶州因“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而得州名。春秋为楚番邑,隋平陈后置饶州。饶州地处江西东北部,有“七县之会饶州府,景秀江南鱼米乡”的美誉。古饶州是一个人杰地灵、俊彦代出,历史神韵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地方。
1930年的鹅湖镇,鹅湖位于铅山县。鹅湖镇,因镇有鹅湖山而名。鹅湖有鹅湖书院,书院位于鹅湖山麓,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在此聚会讲学。明景泰四年(1453年)重建时,称“鹅湖书院”。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
1930年的鹅湖斜塔。鹅湖斜塔又称鹅湖舍利塔,初建于北宋乾德年间(964年—968年 ),是鹅湖寺主持和尚令真恭诣赤城山礼岳阳王,求得一粒佛骨舍利,归鹅湖募缘建木塔以恭奉。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木塔颓朽,仁寿院寺僧绍安,募缘重修,改木塔为砖石塔,重新安葬舍利。据《铅书》载,宋代王淇《鹅湖佛殿记》有云:“岳阳王所葬舍利浮屠,了然仅存”。明代万历年间,王祚昌、费元禄所修的《鹅湖峰顶志》载:“(鹅湖塔)仆而不崩”。可见当时的鹅湖舍利塔已是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