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及其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派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蒲柏)
但这并不久长。魔鬼大喝一声:“派爱因斯坦去!”
于是,一切恢复原样。 (斯夸尔)

霍布森的这本物理学,与《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一样,真可以说是出类拔萃。
费恩曼那一本,是专为培养第一流物理学家打基础的,使人有亲临物理学研究前沿的感觉。他对以往物理学的发展,有深刻独到的洞察和理解,对前沿物理研究了如指掌,对物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有睿智远见。费恩曼自己曾经表示过,从长远来看,他最重要的贡献,不是获诺贝尔奖的成果,而是他这本《讲义》,因为在其中讲了他对待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霍布森这一本,是给文科大学生写的教材。它完全不用数学细节,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定性的概念上,主要讲物理学思想。把物理学作为人类的奋斗历程,从其哲学和社会上的意义来介绍。是一本非常地道的人文物理读本。
霍布森教授深信: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居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前景便无指望。他怀着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强烈使命感,三十多年来,在高等物理教学中,探索不用数学的概念式教学;与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保持零距离;注重讲清楚物理基本概念、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积极涉及社会生活中,与物理学有关的诸多热点问题(如臭氧枯竭、全球变暖、技术风险、能源、核动力、核武器、伪科学等等)。
这本书突出的特点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抓住本质,力削繁冗</h1>
与一般面面俱到的物理读本不同,全书只将力、能量、电磁和光、相对论、量子论、原子核、量子场等作为重点。而又把后牛顿时代的相对论、量子论等作为重中之重。这就使人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掌握住物理学最重要的思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4">简要通俗</h1>
如果不是透懂物理,而又具明白如话的表达力,断难达到此等效果。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5">新意盎然</h1>
一是充分反映新近的事件和科学新的成果,二是对以往的理论有新鲜的阐释,三是采取了新的编撰体例。
从编撰体例来说,每讲完一个物理思想,便设一节“我们是怎么知道的”,介绍科学家讲述的那些具体的理由,而这正是读者最想知道的。
设“页边引语”,摘引有争议论题的语录,有利于活跃读者思路。
每章之后必设“思考题”,均为定性的或概念性的,这些题目以课本为基础,但要求有独到的想法。
还设有“课堂提问”、“做出估计”、“讨论题”、“家庭作业”等,变着法儿强化你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培养创造性的运用能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对现实强烈关心</h1>
霍布森写这本物理学,实在有他的微言大义。
霍布森不无忧虑地写道:“几十年来,人类与洲际核武器互相威胁,这些武器能够把世界炸回到石器时代。但是,与潜在的和技术相联系的环境问题相比,战争危险又显得相形见绌了。”
他又说:“其他已知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贫穷、文盲、毁林、动物灭绝、地球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的植物灭绝、全球变暖、臭氧枯竭、合法和非法的药品滥用、资源枯竭、城市衰败、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处理、饥荒、沙漠化、新的流行病、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距……由过度使用合法药物引起的新的抗药菌株,以及为了适应我们的爆炸的人口的需求,全球经济活动成十倍地增加,而引起的问题倍增效应。未知的问题可能更多。”
正如阿西莫夫指出的,“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也将来自科学。”
作为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可以不了解与科学相关的问题的技术细节,但是对于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应当有自己的见解。霍布森语重心长地写道:“科学实在太重要了!不能把它只留给专家和政府。”
《三国演义》,我从初中开始读,读到现在才读到第62页。《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买了二十多年,一直冷落在架子上。而这本书,我却置于案头,有空便翻,且不停地向人推荐。
蔡友老师推荐好书:
《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美]霍布森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