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双创"赋能各行各业

中国"双创"赋能各行各业

10月19日下午,全国公共创业创新周主会场于2021年在郑州启动。图为出现在"双创"周郑州主会场的舞蹈机器人。韩章云

中国通讯社郑州10月21日电:中国"双创"赋能各行各业

中国通讯社记者 李贵刚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自2015年全国公众创业创新周("双创周")以来,中国的"双创"已经加速用完,呈现出绽放的趋势。从2021年全国"双创周"可以看出这一点。

在郑州主会场主题展上,从全国评选中选出的144个创业创新项目聚焦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模式和新成果,涵盖文化旅游、农业、医疗、消防等领域,展现中国创新的"加速"。

在"黑科技"展台,每天发布两款高端前沿技术产品,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遗传学、虚拟现实等领域的新产品,进行聚焦展示的前沿、前沿、颠覆性项目,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新变化带来的最新科技成果。

"人"形成潮流,"创造"和力量。七年来,中国的"双创"也加速了各行各业的赋能。

5G免费观看服务北京冬奥会,太空窗将用于神舟13名宇航员出舱,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产品远销马来西亚、南非等国家...纵观今年的全国"双创周",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成果得到了转化。

"北京冬奥会免费观看技术的供应商是我们孵化和培育的供应商。康佳星侨城集团企业文化部副总经理邓家璇在主题展上向中国通讯社记者介绍了5G免费观看项目,他说:"要实现'千面人千人'的直播,观众可以当评委,不再怕'黑口哨'。"

"从神舟七号到神舟13号,航天员使用的宇航服的头盔窗都是我们中心研制的。郑州大学国家塑料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泰在"黑科技"展位上表示,"我们突破了许多困难,采用了完全自主创新的路径,形成了一套核心技术体系,实现了宇航服窗口的独立控制。"

不仅如此,许多优秀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智能网络巴士"小余"用于预防和控制新型冠肺炎疫情,智能农业"农场大脑"让农民"偷偷摸摸","犀牛"为机场跑道护航。

科技部副部长闫新宇说,"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创业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就业效应日益增强,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

在第九届中国创业投资产业峰会上,专家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在"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国"新时代企业家所说的活动中,有数据显示,创造空间、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数十万家"双创"载体吸纳了1000多万人的就业岗位。(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