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坠落人间的天使。人人都会记得她那优雅的仪态和小鹿般精灵的眼眸。她仿佛是天生如此的美丽、静雅,又如同仙子般让人着迷。

然而,美玉的诞生也是经过了严酷的淬炼——如果你读过了这样一本传记,可能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有了别样的认识,每一个天使也许都见过地狱,才格外懂得什么是爱。
关于赫本,好像我们都知道一点她的故事,但第一次能比较系统地读完,还挺吸引人的(我觉得作者写的也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唯一欠缺的可能是照片几乎没有,可能涉及版权保护)。
赫本的出身其实就很高贵,她的母亲是荷兰的一位女男爵,但看过了她们的故事,真切感受贵族精神不是金钱或艺术品味之类的事情,更多的是在危难时刻体现出的冷静、坚强、勇敢、智慧。
赫本13岁的时候就曾经为了去联络一位受伤的盟军伞兵而被德国士兵跟踪、盘问,最后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逃过一劫。
那如同小兵张嘎的故事,不是电影,是她的亲身经历。也因为目睹过战争的残酷可怕,她从骨子里就种下了关怀和善良的基因,才能渡过后面几十年的“外表风光,内心坎坷”。
作为女明星,感情生活必然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何况是一位堪称人间天使、以善良纯真著称的美人。
《罗马假日》剧照
除却两次婚姻里的合法丈夫,赫本最为人所乐道的绯闻对象莫过于格里高利·派克和纪梵希。
据说奥黛丽去世后,已经77岁的派克专程从美国飞往瑞士见她最后一面。在葬礼上,他为她献上最爱的鲜花,深情亲吻她的棺木,哽咽着说:“你说我一生中最挚爱的女人。再见了,我的公主殿下。”
至于纪梵希,除却奥黛丽的终身造型顾问和密友外,他一生未婚的状态也被人认为是对赫本的单方面爱情忠诚表达。
赫本与纪梵希
然而,世间多少感情,不论浩瀚如海,还是沉默似金,都是深浅自知的事,当事人们自己心里,也许都不知道确定的答案。
但是,这样美好的感情,毕竟能给予人一生的感情支持,实在难能可贵。
因为经历过父母离异、战争创伤,赫本对于婚姻、子女的渴望异乎常人。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对她来说,几乎是她潜意识里追逐了一生的梦想。但婚姻从未真正让她实现这个梦想。
赫本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时的照片
但天使的爱,又岂止吝惜给爱人、家人或朋友?她主动申请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甚至亲临险恶重重的索马里,为孩子们带去希望之光。
莫怪乎,伊丽莎白·泰勒在赫本逝世后说了这样一句:
我们的天使回天国了,如今上帝有了一位最美丽的天使。
撇开关于赫本的故事,《奥黛丽·赫本:一辈子活在优雅里》这本书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便是作者的行文规律,几乎都是以名人名言开篇、故事为主线、末尾是一段不会太长的鸡汤式总结,因此书中有很多可谓金句。
我倒是很建议年轻的女孩们读一读(特别是苦于要写作文的年轻人们),反正他们读再多的鸡汤也不会过分,但从中能收获的技巧与精神层面的东西,可能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