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越联合保护工作成效卓著,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

作者:南国早报

3月17日至19日,由广西邦梁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越南高平重庆长臂猿自然保护区共同主办的"2021中越生物多样性跨境联合联合保护交流会"在京西市举行,双方成立了跨境联合技术指导委员会,以更好地保护东黑冠长臂猿及其栖息地。

中越联合保护工作成效卓著,濒危物种数量不断增加

东黑冠猿。黄琪与合影

东部黑冠长臂猿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被认为是世界上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位于中国广西靖西市和越南重庆县边界的狭窄原始喀斯特季雨林中。

在20世纪50年代,东部黑冠长臂猿被国际权威的灵长类动物专家宣布在野外灭绝,直到2002年,中越边境的实地调查发现了它们的踪迹,该物种才被重新纳入视野。

为有效保护东黑冠长臂猿及其栖息地,2011年,广西邦梁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高平重庆长臂猿自然保护区签署合作备忘录,积极开展跨境合作保护活动。经过10年的保护,广西邦梁长臂猿自然保护区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已从2009年首次建立保护区时的3 19只增加到目前的5组,每组31只加2只(一只猿)。

由于疫情,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主会场位于与越南接壤的广西邦梁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邦梁管理站,越南主会场位于河内,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保护东部130多只黑冠长臂猿种群。

经过三天的讨论和交流,中越南在森林防火、科研监测、社区支持、联合巡逻和跨境合作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

本文由南华早报原创产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均不转载。违反者必须受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