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式家具收藏家,或许你曾耳闻王世襄先生、陈梦家先生、伍嘉恩女士……还有一位著名的藏家,他赶上了时代给他创造的机缘巧合,加上对明式家具收藏的倾心追求,构建了他的圆梦之路,他就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明式家具藏家、攻玉山房的主人叶承耀先生。

明式家具藏家、攻玉山房的主人叶承耀先生
©《艺术商业》
叶承耀先生曾担任华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的两任主席。(关于“敏求精舍”,是一个成立于1960年的收藏家团体,其成员是一群醉心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的香港藏家,他们在中国书画及各种不同的文物范畴上,均有独特的收藏。)
而人们习惯称呼叶承耀先生为叶医生,这与他的职业有关。1933年出生的他,生于一个三代悬壶的世家,作为哈佛医学博士,年仅32岁便在香港开办私人诊所,并成为香港知名皮肤专科医生。而其走上收藏之路可以称得上是机缘巧合。
叶承耀先生身穿笔挺西装,笑容可掬,其身后是攻玉山房藏明式黄花梨家具展览,摄于1991年9月
2003年9月,纽约佳士举行的一场大型明式家具拍卖会曾轰动一时。拍卖会上68件拍品拍出40件,成交总额约为2262万港元。其中成交最高的3件家具为明黄花梨三屏风独板龙纹围子罗汉床、明黄花梨灵芝纹衣架和明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分别以200多万港元拍出。而这所有拍品均来自香港的大收藏家——叶承耀。
收藏的启蒙之路
叶承耀的两位叔父可以说是他收藏之路的启蒙老师。一个喜好古玉,一个钟爱瓷器,在他们的影响下,叶承耀耳濡目染,对古玉瓷器逐渐有了一定的研究,1971年,一位收藏古玉的叔叔去世,把多年所藏古玉连同“攻玉山房”的书斋号一并留给了他,自此叶承耀的收藏热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久之后,叶承耀就凭借手中的古玉收藏成为了“敏求精舍”的会员。
1988年,香港敏求精舍与诸藏家相聚。
左三为叶承耀先生
攻玉山房,对于出入收藏界的人并不陌生。所典藏的藏品包括玉器、瓷器、书画、家具等,讲求“高、精、尖”三大特点。叶承耀在收藏之路上潜心研究,同时他积极遍访名师,不断提升鉴赏水平。在瓷器方面,得益于著名瓷器鉴藏大家胡惠春先生,并奠下了他的收藏理念:只收藏真品与精品。书画因缘则有赖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江兆中先生、北京故宫博物院刘九庵先生和香港虚白斋主人刘作筹先生,在这些名家的悉心指导下,叶承耀逐渐收藏了众多历代名迹,在香港古典书画收藏界享负盛名。
黄宾虹《山川卧游卷》
2005年,中国嘉德拍卖为叶承耀举办的书画专场最能反映他的书画集藏成就,共计上拍了92 件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其中一件于1980 年购得的3米长的黄宾虹《山川卧游卷》最终以638 万元人民币成交。
家具收藏天赐机缘
字画卓有成效的收藏似乎并不足以让叶承耀满足,因此叶承耀开始涉足家具收藏。
“攻玉山房”明式黄花梨家具藏品泛现文人精神气质
而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叶承耀的家具收藏之路应该最合适不过。他既赶上了收藏家具的黄金时代,又得到了古董商伍嘉恩的鼎立相助,同时也因为叶承耀自己不断追求精品和典型器,从而成就了其古典家具收藏达到最高等级。
叶承耀初次接触明式家具缘于著名收藏大家王世襄。1985年,叶承耀初次接触王世襄关于明式家具的第一本著作——《明式家具珍赏》
“我觉得我收藏书画跟瓷器、玉器不够精,我觉得用这个价钱可以买珍贵的家具还是不错的,还有从研究方面只有几本王世襄的书需要看,刚开始研究(家具收藏)是很容易的,当然深入研究就不简单了。”叶承耀曾说道。
叶承耀真正开始收藏明式家具是在1988年。“那个时候家具收藏已经很热门了。我记得有人跟我说,你收藏太晚了,不过王世襄先生讲了一句很好的话,他说人们有这个热潮收藏家具,家具价钱就兴起来,很多精品就出现了。”叶承耀说。
黄花梨十字海棠纹围子六柱架子床
晚明(1573–1644)
长214 厘米/宽126 厘米/高205.5 厘米
是叶承耀先生的至爱
而事实上叶承耀赶上了明式家具收藏的黄金期。早在王世襄之前,鲜少有人对古典家具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或艺术上的探讨;而在王世襄之后,社会上兴起了收藏明式家具的热潮。
“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香港地区买手在全球范围内搜罗真品以求获取利润,市面上的明式家具多式多样,价格合理。香港地区还是全球的黄花梨家具交易中心,我就在这些家具尚未流向世界时,抢先一步把它购到手。”
叶承耀先生所著的攻玉山房收藏家具系列书籍
黄花梨方角炕柜
黄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
如此,叶承耀便拥有天时地利之便,开始了作为中国第一批明式家具收藏家的收藏之路。
“木头是静谧无声的。但黄花梨,明亮的棕色和纹理都透露出一种平和的精神和美感,并且会给人带来一种平静、和谐的感觉。简单的雕刻和装饰则产生了一种轻柔的对比,就像荷塘上轻盈的涟漪。而这,就是明代文人的生活环境,在这平静的氛围中,明代文人尽情享受着,把玩着青铜、玉器、瓷器……并寄情于艺术与音乐。显然,家具为这种文人生活营造了有力的氛围。”
(注:摘自叶承耀先生1991年出版的《楮檀室梦族——攻玉山房藏明式黄花梨家具》一书,上述为英文意译。)
艺术为世界所享
叶承耀先生的家具收藏除了得益于他在世界的游历,还有的是从有“黄花梨皇后”之称的伍嘉恩女士手中购得。
1991年,伍嘉恩女士、高美庆馆长、叶承耀医生、王世襄先生、叶承耀夫人摄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攻玉山房’展览开幕式(从左至右)
伍嘉恩是众多明清家具顶级收藏家的顾问,她在香港中环的家具店GraceWuBruce是家具博物馆专家、收藏行家来香港必到之处,后来得王世襄题起的中文名"嘉木堂"。她对叶承耀提供了许多专业的指点。据悉,叶承耀的“攻玉山房”藏品有九成均购自伍嘉恩创立的“嘉木堂”。她也帮助叶承耀从1991年起先后3次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明式家具专题展览,对传播明式家具收藏风气影响甚大。
明黄花梨攒靠背圈椅
16世纪末17世纪初
明/清黄花梨透雕靠背玫瑰椅
17世纪
叶承耀认为,家具展览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精粹,这样的“保管”方式比把它们放在仓库“睡大觉”更好。
从1988年到1991年,叶承耀先后购得68件明式家具,并在1991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展出,王世襄先生前来参加开幕式,当时王世襄先生认为这个展览是世界上第一个私人的中国家具展览。叶承耀先生得到鼓舞后更用功地做下去了,之后又在美、英、新加坡等地展览达20余次。
2012年10月,嘉木堂伍嘉恩女士与叶承耀先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嘉木堂呈献攻玉山房黄花梨精选”展览现场
他的另外一种"保管"是出借,他曾经把家具出借给香港特区首府。至今仍有50多件家具放在澳门东亚运动会的贵宾厅。
明黄花梨夹头榫凤纹牙头大平头案
明黄花梨高束腰有抽屉小炕桌
叶承耀先生的收藏,既有珍稀品、绝品,也有主要家具门类的经典之作。几十年的寻寻觅觅,也构建了这位藏家的圆梦之路。160余件收藏精品和20余次国际巡展奠定了叶承耀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藏界的国际影响力。“攻玉山房”的黄花梨及明式家具高质且精罕,系列齐全,得到了王世襄先生的鉴定及认可。
“美材出山野,哲匠成方圆。
是木岂惟木,契合见人天。”
(注:1996年,著名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根据叶承耀先生所写的一首歌颂家具的英文诗而意译的。)
黄花梨镶嵌黄杨木龙纹提盒
晚明至清前期(1600–1700)
2015年8月13日,38件来自叶承耀的“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展出,对于作品精彩程度,伍嘉恩女士表示“我相信以后几乎再也见不到这样集中的明式家具精品上拍了。”
叶承耀曾说,“古典艺术之美应为全世界所共享。”
确实,艺术无分国界,人类对美的感知是相通的。当你置身于明式家具其中仿若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而不是冰冷呆板的器物堆积。如此经典瑰丽的明式家具更需让更多人发现和欣赏、并有序传承。
图 | 部分源于网络
部分摘自《楮檀室梦族——攻玉山房藏明式黄花梨家具》
文| 来源网络
整理 | 永华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