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一出《红灯记》在上个世纪可谓是家喻户晓,随之名声大噪的是《红灯记》中李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

在很多人眼里,台上的刘长瑜是风光无限的明星。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家庭影响,接触戏曲</h1>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样板戏渐渐取代了原来京剧的各种不同派别的地位,在中国大江南北的舞台上上演。

一开始,刘长瑜并没有走上戏曲这条路的打算,走上戏曲这条道路完全是受到家庭的影响。

刘长瑜的父亲是之前大军阀张作霖的幕僚,因为精通无线电业务,在破译密码方面颇有成就,所以很受张作霖的赏识。

父亲对京剧十分喜爱,甚至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不但经常出入戏院,甚至还时常出资支持一些京剧名角举办专场演出。每每出手阔绰,好不潇洒。如此一来,越发多的人知道了这位出手阔绰,痴迷京戏的先生。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在刘长瑜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经常会有一些京剧演员来唱堂会,刘长瑜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家庭带来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刘长瑜的人生。刘长瑜的父亲好似是要弥补自己无法登上戏台的遗憾,坚持让女儿报考戏曲学校,走戏曲道路。

就这样,一个混沌未开,懵懂无知的孩子报考进了中国戏曲学校,开始她的戏曲人生。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刘长瑜是幸运的,她在戏曲学校遇到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

艺术家当校长的好处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发掘更多的人才。小孩子天性爱闹,不够认真。在王瑶卿的教学理念之下,学校的老师不仅宽容了刘长瑜的淘气,还发掘出了她的戏曲天赋。

老师的认真教学让刘长瑜深受感动,她当时年龄虽小,却也能感受老师的一片真心,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戏曲。

王瑶卿一如当年北大的蔡元培,中国戏曲学校因他受益,戏曲学校的学生也因他受益。

就这样,刘长瑜在戏剧学校里认真地接受老师的指导,一直到了一九五九年。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图 王瑶卿

一九五九年,刘长瑜从中国戏曲学校毕业。

刘长瑜的幸运,不仅仅体现在她遇到了一位好校长,还体现在她毕业后的一个机遇。

刘长瑜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中国戏曲学校准备编排一出《牛郎织女》作为给祖国的十周年献礼。

可是谁都没想到,原本要扮演织女一角的刘秀荣竟出国了,女主角的位置空缺。

于是,刘长瑜十分幸运的顶替了刘秀荣的位置,十七岁的她第一次正式登台扮相,为祖国十周年献上自己的首秀。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图 刘长瑜(左一)

《牛郎织女》的表演是刘长瑜与未来戏剧路的开始。然而第一次登台亮相,刘长瑜并没有做到完美出演,动作不舒展,声音也有些走调。

一九六二年,刘长瑜被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工作,那一批被分配的人里还有一个她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人——钱浩梁。

中国京剧院对于戏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去处,因为每周三和周六,紫光阁和怀仁堂基本上都会有舞会和清唱。

那时候的中央领导都十分喜欢京剧艺术,中国京剧院的演出机会自然也就不会少。

频繁的演出让刘长瑜快速成长起来,她再也不是几年前初次登台那样紧张无措,而是变得更加成熟自信。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天赐机缘,挑起大梁</h1>

一九六四年,中国京剧院决定排演根据话剧改编而来的京剧《红灯记》,以此作为给祖国十五周年的生日献礼。

这个决定一出,男女主角的选定就成了当务之急。

当时,中国京剧院的领导都觉得艺术成就更高的杜近芳最适合扮演女主角李铁梅。

也许是上天眷顾刘长瑜,五年前排演《牛郎织女》的一幕再次上演,杜近芳就要出国。李铁梅一角再次没了人选。

杜近芳出国去了,于是领导又把眼光投向张曼玲,曲素英,刘长瑜三个人。

她们三个人是当时除了杜近芳之外,艺术成就相对比较成熟的,形象气质各方面也比较符合李铁梅一角的。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三人当中,论艺术成就最低,刘长瑜相对最低;论表演成熟度,刘长瑜的表演相对而言也是最不成熟的。

加上五年前,她顶替刘秀荣表演的《牛郎织女》并没有那么完美,种种因素让刘长瑜看上去都不是李铁梅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就连刘长瑜自己也对出演《红灯记》不抱有什么希望。

现实生活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给人很多意想不到。

最后李铁梅这一角色,还是由看上去最不合适的刘长瑜出演。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原来,虽然三人的水平相差无几,但是三人学的戏曲种类不同。张曼玲学的是大青衣,曲素英又擅长刀马旦。

单从戏路上来讲,这两位都不太能够驾驭李铁梅这一角色。只有刘长瑜学的花旦与李铁梅一角最为接近。刘长瑜就这样带着一些运气的接到了李铁梅这个角色。

如果说能够接到李铁梅这个角色靠的是运气,那么把李铁梅演好靠的就是刘长瑜的努力了。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为了演好李铁梅这个角色,刘长瑜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生活。

吃饭的时候,她在想剧情;走路的时候,她在琢磨角色;就连睡觉的时候,她都会梦见自己背台词。

李铁梅之前演的都是传统曲目,第一次排演现代戏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是面对同样专心的名角儿们,她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将自己的不适应和困惑讲出来。

刘长瑜总担心自己是团队里拖后腿的那一个,这样的想法让她更加不敢打扰那些名气大的演员了。

因此在排练《红灯记》的过程中,刘长瑜十分痛苦。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在排练《红灯记》的那段时间,刘长瑜常常把自己带入李铁梅的角色,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再不排完《红灯记》,长瑜就要发癔症了。”女儿的努力全都被母亲看在眼里,刘长瑜的妈妈十分心疼女儿。

就在刘长瑜陷在困难中,难以继续前行的时候,杜近芳回国了。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图 杜近芳

杜近芳的回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刘长瑜的问题,作为前辈的杜近芳仔细地向刘长瑜讲解了现代戏的特点,以及演出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杜近芳的传授下,刘长瑜逐渐掌握住李铁梅这个人物。

努力终将没有得到辜负,《红灯记》的演出十分成功。尤其是李铁梅这个角色感动了很多观众,这些和演员都是密不可分的。那一刻,在很多人心里,刘长瑜就成了李铁梅的代名词。

一直到这里,刘长瑜都是幸福的。有老师指导,有同事包容,她最终已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呈现出了这场戏。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红灯记》“父女”俩</h1>

钱浩梁是李少春的徒弟。李少春原来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角色。

后来因为针对女主角唱腔设计的问题,李玉和这个角色被修改掉,李少春也因此退出了《红灯记》。

自从李少春退出后,《红灯记》就一直由钱浩梁和刘长瑜主演。

然而,钱浩梁十分不待见刘长瑜,前面提到的女主角改唱腔的事情,就是为了针对刘长瑜来的。

有人提议要将“提起敌寇心肺炸”这一段要改成小生唱腔,可是刘长瑜却从未学过小生唱腔。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为了继续能够出演《红灯记》,刘长瑜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学。

但钱浩梁不断给刘长瑜施加压力,还故意开各种大会小会。每每遇到重要的演出,总是不安排刘长瑜参加为领导和接见外宾的演出。

钱浩梁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换掉刘长瑜,他甚至找来别的演员试戏。只是刘长瑜演绎的李铁梅实在是过于出色,钱浩梁提出换人的请求一直没能通过。

闹过几次之后都没能换掉刘长瑜,钱浩梁也只能作罢。

刘长瑜:两度幸运出演女主角,与《红灯记》“父亲”台下如水火家庭影响,接触戏曲天赐机缘,挑起大梁《红灯记》“父女”俩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

两人每每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口中虽然唱着情深义重的词,心中却无比厌恶对方,甚至都不愿意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刘长瑜看着钱浩梁的鼻子,而钱浩梁看着刘长瑜的脑门儿。

两个水火不容的人,却偏偏要在台上表演生死相依,感情深厚的父女。

这样的生活让刘长瑜身心俱疲,却又无可奈何。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2">退出舞台,仍不忘传播京剧</h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刘长瑜逐渐退出舞台,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业,走上领导岗位。

和演员完全不同的工作,让刘长瑜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

晚年的时候,刘长瑜仍在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传播京剧文化,让京剧更加能够被年轻人接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