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作者:趣观历史

<h1 class="pgc-h-arrow-right">引言</h1>

晚清王朝的腐败没落,导致列强对地广物博的中国虎视眈眈,都想从中国身上攫取巨大利益,发展本国实力。1894年。对中国窥视已久的日本以清军入朝为借口,派遣日军攻占朝鲜,清朝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就此拉开帷幕。甲午海战历时近9个月,清军阵亡31500余人,其中就有著名的海军将领邓世昌。

这样视死如归的气魄让世人纷纷震撼,光绪皇帝亲自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挽联。然而,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甲午海战剧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可惜由于朝局动荡,茶叶生意并不好做,无论邓焕庄如何努力,生意一直都不温不火。邓焕庄期盼事业兴旺,于是将刚出生的孩子取名为永昌,希望儿子的到来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然而,国家积贫积弊之下,一个小小的家庭又怎能翻过命运的洪流,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邓世昌剧照

​当时,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影响,许多国人依然认为西方是蛮夷未开化之地,对其极度鄙弃。邓世昌学习着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邓焕庄对儿子时刻提醒,让他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不要崇洋媚外。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福州船政局俯瞰旧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在这里,邓世昌等人不仅要学习基本技术,还要融会贯通航海学、地理学、英语、数学。有着良好英语基础的邓世昌学习得很顺利,经过五年的学习后顺利毕业,并成为大清海军的预备员。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致远号巡洋舰模型近照

黄海之战爆发时,装备先进的日军舰队打得清军舰队溃不成军。为挽救局势,邓世昌带领致远号不停地向日军开火,表现甚为勇猛。

邓世昌:黄海之战本可全身而退,为何仍撞上吉野号?引言0102结语

▲吉野号旧照

他在致远号上指着日军的吉野号骂道:“倭寇耀武扬威至极,这等局面已无力回天,我等只有以死挫其锐气。”就这样,一百余年后,专家们在黄海打捞上了当时被击沉的致远号残片,从中终于得知邓世昌为何要不顾一切撞击吉野号的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结语</h1>

原来,致远号的鱼雷发射器上有一颗装好的鱼雷,由于清军装备落后,邓世昌只有驾驶致远号靠近日军的吉野号才能将鱼雷发射成功。如此胆量和气魄让人不禁动容,英雄不会被历史所遗忘,邪恶的战争也终会被正义所抹灭。

参考资料:

《甲午中日战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