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1、点击标题下"航旅圈"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航旅圈",或搜索"airwefly"

3、微信关注:29433143,标注"航旅圈+身份",加入航旅圈微信群

本期DEVGRU将带着大家深入西澳,感受这块神奇的古老大地。想要阅读游记飞行体验部分请移步本期推送另一篇文章。

西澳的都市文明

Perth与Fremantle

一直听说Perth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从地理上看所言不假。这份孤独也造就了西澳的洁净,对于想要躲避雾霾频发的寒冬和别处拥挤人流的人来说,来Perth是一个绝好的选择。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如上文所说,西澳有着延绵不断的海岸线,也有着极为优质的海滩。广布的沙滩和较低的人口密度使得海滩不像美国西海岸那样是稀有资源,这点很是让人羡慕。当地的店铺一般下午五点钟就关门了,但南半球的夏天让Perth的一天特别漫长,以至于下班后的人们还能携家带口前往沙滩。此时也是气温转凉、海风最盛的时刻,尽享美好的沙滩时光。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如果说作为西澳首府的Perth商业和都市气息稍微浓厚了一点,那么临近的小城Fremantle可以说是西澳的街头文化中心(外加美食中心)。这里的街道不宽,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店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这里也是街道艺术家的聚集地。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Perth坐落在海湾的内部,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而Fremantle则直面海洋,因此Fremantle的海产丰富,价格便宜,例如不到500块人民币/公斤的澳洲龙虾,虽然个头不大(水温高),但很好吃,恨不得多长几个胃。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除了龙虾之外,

还有扇贝生蚝螃蟹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对于海鲜爱好者来说这里基本没有什么遗憾了。

一路向北,探访古老土地

Kalbarri National Park

体验了Perth的都市文化后,我们踏上了向北的征程,最终目的地是Kalbarri National Park,途径Nambung National Park 。Kalbarri在Perth以北,单程大约六个半小时车程,因此需要做好在Kalbarri过夜的准备,好在Kalbarri的房价不贵,一晚大约150 AUD。

从Perth城出来不久就变成两车道,要超车的话得像下图这样。当然越往北走,更多的时候是你一个人在驾驶,前后的视野范围内一辆车都没有。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在路的一侧,印度洋触手可及。

在完成将近500公里的路程之后,终于进入了Kalbarri National Park的范围。Kalbarri国家公园内部有两条路,西边的一条沿着印度洋海岸线,另一条横贯公园内部,基本上沿着Murchison River Valley连绵。我们去时走的海岸线,回来时走的内陆线。海岸这条线给人的感观是很明显的:海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峭壁和汹涌的潮水。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在海浪与风的侵蚀下,这里也呈现了很经典的拱门构造。可以说国家公园内部这大约60公里的海岸线处处都是景,上图的Island Rock和下图的Natural Bridge只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两个景点。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沿着海岸线继续往北开一个小时即到达Kalbarri镇,小镇被一片开阔的海湾和细腻的沙滩环绕。开了一天车,坐在海边放空的感觉实在太赞。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来Kalbarri的另一个目标是拍摄南半球的银河,看看不一样的星空。当天晚上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四下一片漆黑,海风呼呼作响。当我把车停好,车灯全部关闭后,壮丽的星空慢慢显露出来,不需要任何帮助肉眼即可见整个银河。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第二天整装出发进入Kalbarri内部,Murchison河谷的红色砂岩在风蚀作用下呈现出奇异的景观。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当天的天空一片云都没有,走在灼热的阳光下,终于来到了Nature's Window,Kalbarri国家公园内部最著名的风蚀景观。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细看红色砂岩沉积层,十分奇妙的纹理。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从Kalbarri出来之后一路向南,在离Perth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的地方还有另一处有名的景点,Nambung National Park,其特色是风蚀的石灰石立柱。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园内也有一些活跃的沙丘,在上面可以登高望远。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Nambung国家公园其实就是一片沙漠,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石柱,在夕阳下被拉长了影子,很像是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星球。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Rottnest Island

从Kalbarri归来后稍加休整,接着向西进发,坐船去老鼠岛。Rottnest Island最早是十七世纪早期荷兰探险家发现的,当时人们到达岛上之后惊叹于这里遍布着猫一样大小的老鼠,于是便有了Rottnest(Rotte是荷兰语中的老鼠,nest是窝)的名称。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随处可见的quokka——殖民者早期遇见的“老鼠”,这其实是一种小型的袋鼠,中文名字叫短尾矮袋鼠。)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如今绝大部分的短尾矮袋鼠都生活于Rottnest Island上,有意思的是它们并不害怕人类,相反对人的到来它们非常好奇,会主动凑上来嗅,甚至会用舌头舔你。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除了短尾矮袋鼠之外,Rottnest Island也有着沙滩和大海。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和Nambung国家公园相似,这里主要也是石灰石,所以可以看到浪蚀的景观。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岛上的野海滩还生活着海鸟和海豹,倒也相安无事。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慵懒的海豹在晒太阳,偶尔会有一两只翻个身,继续酣睡。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Rottnest Island的内部有许多盐湖,其中居住着会分泌色素的微生物,在阳光下这些微生物产生的色素使得湖水呈现粉红色,所以这个湖的名字就叫“pink lake”。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Rottnest Island不大,骑自行车的话三个小时即可绕岛一周;在岛的中间还有一条横跨南北的路,因此如果不去西侧(野海滩)的话不到两小时即可半环绕。来这里主要就是短尾矮袋鼠了,只恨不能抓一只回家。

西澳的动物

最后专门把西澳的动物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作为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有人居住的大陆,澳大利亚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最有名的就是袋鼠了,虽是食草动物,但袋鼠有着很强壮的肌肉。一般袋鼠不发飙,但凶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Caversham Wildlife Park当中的袋鼠, 一大早还没吃饱的袋鼠见到食物会积极地凑上来,抓住你的手不放……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和袋鼠同样有名的是考拉,每天要睡17-20个小时,让人羡慕的生活啊哈哈。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动物园内另外的一些小型动物。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Dingo,澳大利亚土狗,看起来和柴犬有点像,但其实比普通的狗要凶狠得多,是澳大利亚食物链顶端的动物。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另外澳大利亚也是有企鹅的(虽然是体型最小的那种)。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但最有意思的动物肯定还是Rottnest Island上的Quokka。这些小袋鼠完全野生,却毫不怕人,甚至可以去摸它们的后背和后脑勺,这一点和猫很像;用力得当的话短尾矮袋鼠会眯着眼睛享受,真是太萌了。

「游记」印度洋畔的沧海遗珠——西澳大利亚之旅(下)

总结

遥远、孤独、狂野,西澳是个适合自驾探索的好地方。如果有时间的话,其实可以从Perth出发一路向北途经Nambung National Park、Kalbarri National Park、Shark Bay最终到达Exmouth。另一种线路是向南开到Albany,这一路因为季风的原因有着茂密的树林,和北方贫瘠的红土地相比又是一幅不一样的风景。但不论怎样,这都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文章转载自飞客茶馆,原作者DEV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