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于污水处理厂排放有相关标准,在微生物的指标方面要求比较高,所以为了能够保证出水达标,处理厂普遍都有消毒工艺。然而,部分的消毒剂也会跟随着出水流入没有污染的水体当中,对于这种自然水体的微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样一来不仅增加处理的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深水海纳公司很明白存在已久的问题,所以在对污水的消毒上,会结合生态方面的问题来进行处理。

深水海纳注重污水治理消毒与生态的结合
污水中含有哪种病原微生物
正如上面所说的,市政污水处理排放的过程中会进行消毒处理,目的在于减少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目前,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大肠菌群为主,它通常是指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克雷伯氏菌等等,如果在生活用水中的含量比较高,容易造成感染、食物中毒等问题,体弱多病,免疫力较差的人群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健康的人群也会有染病的风险。
污水治理采用哪些消毒方式
目前我国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多数采用紫外线、液氯、臭氧等消毒方法。通过紫外线对水体的过流照射,能够使水体中大部分的微生物核酸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同时还会出现酶变或者钝化,这种方法的确简单快捷,而且还不需要额外投放药剂,最大程度减少对水体生态的影响。但是,其杀菌消毒的效果会受到水流流速以及出水浊度的影响。而液氯对于微生物的灭杀比较直接,可是对于寄生虫孢子的作用并不是很理想,这种化学物质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腐蚀性,运输就已经是一大难题。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对于病原微生物的灭杀效果是普通消毒剂的数百倍,只是目前其造价高,能耗较大,从而增加了运行的成本。
改善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厂在使用上述的消毒方法时,效果有一定的限制,而且还会破坏微生态的平衡。如果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促进增加有益菌群,用来抑制大肠菌群以及其他有害菌群。那么,它有哪些方式可以使用呢?
首先就是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尤其是能够吞噬大肠菌群和其他有害菌群的原生动物。最常见的就是小口钟虫、梨形四膜虫能够有效降低大肠埃希氏菌的数量,有它们的存在基本可以减少超过90%,而且有不少纤毛虫和鞭毛虫代谢物就能够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其次可以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或者主体设施投放高净菌力的微生态制剂,这样也可以显著的减少各种有害菌群的数量。最后还有强化深度处理,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可以有效减少粘附下悬浮颗粒上的致病微生物。同时也可以加强生态建设,目标是恢复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来让有害菌群自然消亡。
通过和微生态的结合,深水海纳采用了最安全的消毒方式,既可以有效的减少有害菌群,还可以增加有益菌群,这样一来水体就不会受到各种化学药剂的污染。避免消毒以后的水体不符合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