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又称东方果实蝇,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杂食性果蔬害虫之一,其寄主种类达46科250种。雌成虫产卵至果蔬果实内,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造成果实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果蔬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有的甚至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常对果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该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防控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其寄主范围广,适应性、飞行能力和繁殖力强,防治效果不稳定等原因,橘小实蝇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常暴发危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种子能够有效有效降低橘小实蝇对果实的侵害,同时,通过了解橘小实蝇的生活习性以及发生规律,可以选择改良水果品种,避开橘小实蝇的产卵高峰期,能够有效的防治其对果实的侵害。事实证明,早熟品种的桃子成熟期通常在5~6月份,所以早熟桃避免了橘小实蝇的侵害,而晚熟桃难以幸免。集中种植统一品种的果树,将橘小实蝇喜好的果实和非嗜好果实与非寄主果实合理布局,把成熟期相同的作物种植在同一果园。目的是保证在同一地区能够生长相同品种的作物或者作物成熟期相近,从食物来

源上抑制橘小实蝇的生长,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橘小实蝇转主寄生,扩大危害范围,阻断其完成周年繁殖。果农在种植作物过程中,需要对田间情况实时关注。受橘小实蝇幼虫啃食的影响,寄生果实往往会未到成熟期就产生脱落现象。如果果园内发生该情况,果农应意识到可能存在橘小实蝇,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掉落在地的被害果实收集深埋或沤烂,目的是不给橘小实蝇的幼虫和蛹创造生存条件。或者将收集的果实装在密封的厚塑料袋内,并置于充足阳光下,通过高温闷杀橘小实蝇,从源头上防止橘小实蝇幼虫落土作蛹。在春季、冬季翻耕土地,可以有效减少或杀死藏于土内欲越冬的橘小实蝇的幼虫、拟蛹及蛹,减少虫口基数,保障下一年的种植环境。
目前在怀化地区调查发现,橘小实蝇发生呈现出大发生趋势,不仅在橘园有大量橘小实蝇,而且在黄桃、猕猴桃等作物上均发现有大量橘小实蝇,并造成为害导致大量落果。做好对橘小实蝇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