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参加奥运,拿下金牌!」2005年,当时年仅11岁、被誉为英国「跳水王子」的戴利(Tom Daley),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毫不犹豫地道出他的梦想。
时间来到16年后,戴利和他的搭档马修-李(Matty Lee),在东京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中夺得金牌。
站上颁奖台的那一刻,豆大的泪珠,自戴利的眼眶滑落,泪水中,有喜悦、有悲伤,也有着历经霸凌、丧父之痛的种种感触。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14岁出征北京奥运 在学校却成了被霸凌对象</h1>
1994年5月21日出生的戴利,7岁就开始学习跳水,并于2008年,夺下欧洲锦标赛跳水项目金牌,是史上最年轻的跳水金牌得主;同年,他代表英国出征北京奥运会,虽然未能夺牌,但已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跳水王子」。
名气犹如双面刃,代表国家站上世界舞台的戴利,却在学校成了被霸凌的对象,不愉快的校园生活,加上隐藏性向带来的压力,让他最后被迫搬家。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保持沉默,但我太压抑,最终让我无法受训……谈到跳水时,我总是很尴尬,无法接受赞美,就算别人说的是好话,我也担心自己会被嘲笑。」戴利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父亲直到病逝前 都想看见戴利站上伦敦奥运舞台</h1>
在成为跳水运动员的路上,最支持戴利的人,就是他的父亲罗伯(Rob Daley),他曾在2009年,戴利拿下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跳水冠军时对媒体表示,「看到儿子成为世界冠军,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不过,戴利和父亲之间的缘分并不长,早在2006年,罗伯就被诊断出罹患脑瘤,即使后来接受手术,切除了80%的肿瘤,但,病情并未好转,罗伯对此,也非毫无自觉,因此他十分珍惜能和儿子相处的每一刻。
2011年5月27日,无力再与病魔周旋的罗伯,离开了人世,当时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还有14个月。忆及这段往事,戴利表示,父亲直到过世前几天,都还在问,「我们拿到伦敦奥运会门票了吗?我们能进场观赛吗?」
直到离世前,罗伯仍希望自己能走进伦敦奥运现场,亲眼看着戴利,代表英国上场奋战。
「他走的时候,我握着他的手……那一刻,我才不得不承认,他不是无敌的,他来不及教我开车,也无法看到我在奥运夺牌,看着我结婚、生子。」戴利说。
父亲去世隔天,戴利强忍悲痛,继续进行训练,2008年未能在北京奥运会夺牌的他,在2012年伦敦、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10公尺跳台项目中,拿下两面铜牌,但,丧父之痛、未能夺金的压力,以及三头肌撕裂伤的影响,一度让戴利陷入低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伴侣陪他走过低潮 家人的爱让戴利勇敢做自己</h1>
陪着戴利走过低潮的,是他的伴侣、曾以电影《米尔克》(Milk),荣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编剧达斯汀-兰斯-布莱克(Dustin Lance Black)。
在2013年公开出柜的戴利形容,遇见布莱克,让他犹如卸下肩上重担,出柜后,他「不再担心、不再害怕,可以做自己。」
戴利和布莱克于2017年5月结婚,接着,他们通过辅助生育技术的协助,在隔年6月,迎来属于他们的儿子、以戴利父亲名字谐音命名的罗伯特(Robert Ray Black-Daley)。
为人父的喜悦,让戴利克服了东京奥运会赛前的压力,「首先,我是个父亲,其次,我才是个运动员……无论我在比赛中表现得好或不好,我都会回到家人身边,而他们依旧爱我……这让我减轻了许多压力,我只要去那里(比赛),尽情跳水就好,因为我不用背负着压力。」
在东京夺金后的记者会上,戴利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以身为同志和奥运冠军为荣!」
「我在2013年出柜,年轻时,总觉得自己孤单、与众不同,某种程度上,永远无法符合社会期待……我年轻时,不认为自己可以有所成就,但,成为奥运冠军证明了,你可以成就任何事。」戴利强调。
父亲、伴侣、儿子,3个戴利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让他勇敢做自己,16年的追梦之路,戴利并不孤单,家人的爱,始终是他最强大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