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作者:灵姗的成长笔记

双11又要到了,现在的促销都流行提前搞出一堆花里胡哨的规则。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

今天呢,我就想聊一聊这些年我的双十一消费观的变化,然后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省钱,更科学地花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h1>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费,想买东西的热情空前高涨,经常会网购一些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或者是小物件。

柜子里堆满了某宝爆款,但是呢,我并没有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因为买了这些东西而得到上升。

其实,这些东西大部分我并不需要,只是盲目地追求“拥有”,下单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开心,然后寄到手里却发现用不着,但也不舍得扔。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我在大学的时候,双11最多的一次,买了3件300块钱左右的呢子大衣。

图片上看起来很好看,但是质量不好,粘毛啊起球啊这些问题都有,穿上去也不是像图片上那么好看,所以我穿了有两三次就不想再穿了。

那看起来我买衣服花的钱并不多,但是使用频率不高。穿一次的价格也差不多一百块来块钱了。左买一件右买一件,最后也花了不老少钱。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整整收拾出了五大包衣服,很多我自己都没印象了,全是当时的冲动消费。

后来我读研的时候,开始有了点自己的收入,也开始规划花销。

研一的时候,我记得我花了好多钱买了一件大衣,一个羽绒服,当时特别心疼。

但这俩后来成了我冬季衣柜里穿着频率最高的,现在还时常在穿,早就“值回票价”了。

在这之后,我想明白了,我的消费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买衣服是为了让自己穿搭更好看,不符合我需求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能买。东西不在多,而在精。

<h1 class="pgc-h-arrow-right">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h1>

我之前特别容易被网红的东西种草。看到大家推荐口红就去把最热门的色号给买回来,但我不是一个喜欢化妆的人,很多颜色不日常的口红完全没有用过。

用的最多的反而是手里的唇膏,口红至今没有空管过一只。刚才我算了算手里的口红,已经花出去大几千块钱了,太亏了。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经过断舍离,我现在手里只打算保留三只口红,一只变色唇膏,一只比较日常的口红,一只浓妆适合的气场强一些的口红。

女生最容易头脑一热就买贵妇级的化妆品和热门的包包了。

我前段时间跟我一个大学闺蜜吃饭,然后她刚好背了一个大热的lv的包,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的。悲剧的是,因为怕被骂,她还只敢跟老妈说,这个包是高仿。

更悲伤的是,她上班需要带电脑,这个包里根本装不下,只好每天再多背一个帆布包,很不方便。

所以,自己的需求才是王道,别因为追网红产品,或者是“面子”问题,就盲目消费。

现在我慢慢明白,自信是自己给的,不是买一个很贵的包或者是衣服就能带来的,没有必要花很多钱来证明自己。

<h1 class="pgc-h-arrow-right">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h1>

我养成记账的习惯大概有两年时间,真的推荐大家记账这个习惯,不仅能提醒自己花钱的时候要理性,还能发现花销中的结构性问题。

我就是在记账之后才发现,除了日常花销之外,一些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花销,比如买奶茶,点外卖,打车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花掉的小钱,累积起来也挺多的。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其实,这部分花销就是传说中的“拿铁因子”。有一对夫妻,每天早晨上班后都会喝一杯拿铁咖啡,30年的时间过去,这部分拿铁的累积花销竟然达到了70万。

用看似很小的花费悄咪咪地拿走你的钱,这就是“拿铁因子”的力量。就像是奶茶、外卖这样的消费,对身体也没啥好处,偶尔来两次还可以,不能长期这样。

回过头来想想,大部分情况都可以避免,这属于我们可以控制的欲望花费。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这是我去年花销变化的一张图。1月份刚开始记账的时候,我当月花销直接超出预算,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餐饮。

当时我下了班很喜欢点外卖,一顿饭二三十块钱,感觉也花不了多少,但记账让整个过程暴露无遗,一个月下来,花费最高的就是餐饮的钱。

发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下午吃水果和酸奶加餐,晚上下班就不会那么饿。家里常备米粉,麦片,面包之类的适合晚上下班快速做饭的东西。

这也间接带来了好处,就是我的饮食结构更加健康了,从长远来看对我的身体也是一种改善。右边那张图是我上个月的花销比例,可以看到餐饮已经跌到了第4位。

<h1 class="pgc-h-arrow-right">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h1>

没有什么比投资自己更爽了。

我觉得购物更多的买回的是消耗品,用完就没有了,但是学习这类的投入,是可以在未来很多年的时间里源源不断地带来好处的花销。

“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虽然是老生常谈的事,但是真正能做到,还是挺难的。

(小时候爹妈花钱学习我还不愿意,现在花自己的钱还得受罪学习,臣妾做不到啊)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这两年学习带给我的好处还是挺多的。上学给我带来了更好的工作,也有肉眼可见的收入增长。包括我现在业余在做的自媒体,也是因为坚持阅读和运营学习带来的。

我过去的时候我并不喜欢报课学习,觉得比较受限制,还是自由支配比较爽。但是现在我的观点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实有一个老师系统地带你去学习,帮你去解决问题是很节省时间的,也能避开很多误区,养成良好的习惯。

考研的时候最开始我也是自学,但是后来发现数学和政治上很多东西都学不明白,效率很低,于是我就去买了网课。

双11的“贫穷陷阱”,这些经历扭转了我的消费观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盲目跟风买很容易翻车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总结一下

我现在还记得,陈文灯老师的线性代数,让我线代部分一分没丢,肖秀荣老师的毛中特,直接帮我理顺了整个逻辑。

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也是,我都是自己去摸索,想着不用报个班系统地学,结果走了很多弯路,也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现在我开始长记性了,想学习什么东西,即使不去报个课程,起码也去找一本相关的书系统地学习一下,帮助我建立起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当然,现在市面上的课程良莠不齐,需要我们去仔细甄别。

但是我觉得,不能因为一次买错课或者是被骗,就堵上学习的这道门。

表面上所谓的明智不被“割韭菜”,实际上是进入了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能通过学习,不断解锁新世界的大门,真的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总结一下</h1>

今天这篇文章讲了我的消费理念变化。

1.千万不要因为便宜而消费,东西不在多,而在精。

2.盲目跟风购买网红产品很容易翻车,自己的需求才是王道。

3.要警惕“拿铁因子“这类开销,不知不觉中就花掉的小钱,累积起来也挺多的。

4.学习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不要有封闭的思维,必要的学习花销很值得。

灵姗,个人成长教练,帮助500+人完成逆袭,用最简单的故事讲述职场成长。欢迎关注@灵姗的成长笔记 ,回复“书单”,送你一份成长书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