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枭雄最后死在儿子手里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作者:喜欢历史的小学生
一代枭雄最后死在儿子手里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一代枭雄最后死在儿子手里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李克用与朱温结梁子,两大强人的恩怨始末

提起朱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大流氓、残暴至极,此话不假。朱温出生在唐末动荡的年代,普通家庭出身,没钱没人脉,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是个十足的“街溜子”。就是这么个没本事的普通人命运却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年轻的朱温找了个当地有名的“富二代”女友,年轻时的朱温却始终有着一腔热血,逢人就说起他的英雄梦,时常说自己是做大事的人。

唐末纷争四起,朱温在这乱世中找到了自己的“带头大哥”黄巢跟着他一起打拼创业,直到黄巢成立了“后齐”公司,当上了CEO。但好景不长,朱温觉得公司刚起步,体系不完善内部混乱索性跳槽到了大唐公司。到了大唐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他像其他公司员工一样,时刻被太监欺负,打压,满腔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反而被皇上身边的太监耍的团团转。朱温不服气按照公司流程申述,结果就是没有结果石沉大海。朱温心想哥不惯你毛病,咱惹不起还躲不起么,随即加入到了讨伐黄巢的大军中去。

说起李克用,沙陀人,沙陀人是有唐一朝中最强的雇佣兵,战斗力极强,李克用就是沙陀人的领导,可以说是唐末业务能力最强的团队。在讨伐黄巢的战斗中朱温向李克用求援,“救火队长”李克用亲率大军来灭火,这火也灭了,朱温就想着尽地主之谊,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你救了我的命,我得热情款待不是,可就是在这场酒宴上,意外发生了。原来李克用喝大了,男人在酒桌上难免吹嘘下自己,当然谁叫他是英勇无敌的李克用那,人家有叫嚣的资本。可能说了一些诸如你朱温无能,那些杂牌军被我打得屁滚尿流,你再看看你是不是男人?

朱温越想越生气,老子啥时候吃过这个亏,恨得牙痒痒从嘴里蹦出来两个字“关门”。就这样除了李克用本人以外跟着他的一百多号小弟全把小命交代在朱温这儿了。这下轮到李克用暴走了,小弟跟着带头大哥赴宴结果被朱温黑吃黑,传出去他李克用以后该如何在同行面前混?此仇不报又该如何服众?李克用心想:好你个朱温,这梁子咱们算是结下了。

一代枭雄最后死在儿子手里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你方唱罢我登场,朱温称帝

不得不说,刚开始跳槽到“大唐公司”的朱温,一心想做个好员工,公司下发的任务坚决执行,公司让去那儿就去那儿,恪尽职守。或许是公司给他的考验,让他去宣武军做节度使,这可不是肥差,弄不好可是有失业丧命的风险,谁让他是朱温,那个狡猾阴险却又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朱温。在别人看来棘手的业务,朱温却完成了,不得不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朱温的确有几分能力的。由于业务能力出众,大唐公司老总认为朱温表现不错,加官进爵,慢慢的朱温已经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节度使。

朱温想法也很简单,大环境如此不如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安安稳稳地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但是唐朝不给力啊,好端端的大唐皇帝却被太监绑架,这还是哪个威严至高无上的老总么?最重要的是还是被他最瞧不起的太监绑架的,皇家威严何在?这样的老大不跟也罢,这样的老大不如替代了他,此时的朱温已经动了“易主之心”。

既然老大来求援,“既来之,则安之”。晚唐的朝堂就像帮派电影,既然大哥不行,就别怪小弟无情,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做老大。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他憎恨的太监们赶尽杀绝,各战区负责监军的太监们也无一幸免。谁也没有料想到唐朝最后的太监们栽在了一个叫朱温的人手里,想想就可笑或许是应了那句“恶人自有恶人磨”的俗语吧。

成立了新公司的朱温,做了一件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一件事,把古都长安给拆了,一把大火把长安烧了个干干净净,新公司地址搬到了朱温老家根据地开封。这时朝廷大小官员不愿意,谁不同意拉出去砍了,事已至此一切水到渠成后梁成立,自此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

有压迫就有反抗,你朱温做了大逆不道的事就要付出代价,一时间群雄并起,各地区公司开始了征讨,朱温也忙于四处征战,华夏大地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战火中。此时的朱温遇到了他的一生之敌,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朱温的儿子们一一败给了李存勗,这让朱温恼怒不已,以至于晚年的朱温常常对人讲到,我的儿子和李存勗比起来全是猪。朱温心想他儿子都不是李存勗的对手,看来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一代枭雄最后死在儿子手里的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朱温最后竟然死在了亲生儿子手中

自古皇家多无情,在权力和欲望面前谁都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理性。朱温在当了皇帝后常常大开杀戒,乱杀无辜,此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每次派自己的儿子外出打仗总会趁机把他的那些儿媳们招进宫中侍寝,实在是有违伦理。但他的儿子们却乐此不疲,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王位继承。李存勗羽翼丰满,儿子们不行那就朱温亲自上阵,但由于年事已高那能比得上精力充沛的李存勗,时间一长身体日渐虚弱。眼看着就有离世的预兆,在众多的儿子中只有养子朱友文和其他几位比起来还算有几分才能。但奈何从血缘关系上并不是朱温亲生,哪怕是亲生,朱温的亲儿子们一个个对王位虎视眈眈,生怕王位被抢走。

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朱温决心把王位传给朱友文,这件事让朱温的亲生儿子朱友珪知道了。好你个朱温老儿,说你昏庸自己亲生儿子都不偏向,要你这老子有何用?朱友珪知道一旦王位落到了朱友文手上自己将万劫不复,你无情那就别怪我无义。朱友珪用了最暴力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兵变直接了当地杀了朱温。正在睡梦中的朱温瞬间惊醒,万万没有想到纵横一生,杀人无数的他最后会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回顾朱温一生,用毛主席对他的评论再合适不过,“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朱温狡猾又心狠手辣,耐挫能力强,是当时综合实力较强的一代枭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