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不知道还有多少曼联球迷记得下面这个新闻。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2016年2月,拉什福德在与阿森纳的比赛里两射一传,帮助曼联赢下这场强强对话的同时闪亮出世。赛后,低调的拉师傅表示自己不会去喝一杯作为庆祝,因为“明天我还要去参加一场化学考试。”

很遗憾,这是个假新闻。

虽然当时立刻得到了各国媒体的转发,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社交媒体上曼联球迷号编的段子。该账号后来转发并加上了“Bantz”(开玩笑)标签,并且还加了个后续:“化学考试难吗?”“难,我觉得击败阿森纳还要更容易一点。”

还是很遗憾,这世界太爱有趣的段子,没多少人在乎“无趣”的真实,辟谣的传播力永远和谣言差得十万八千。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球迷把这个段子当做真事。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那么,真的会有人在考试和足球之间选择前者吗?

答案是:真有,而且放弃的还是世界杯的出场机会。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首届世界杯上。那届杯赛,阿根廷获得了亚军,队内的斯塔比尔以8个进球拿到了世界杯历史上的首个金靴奖。这些资料不难找到,但你知道斯塔比尔这个金靴奖背后还有个奇葩故事吗?

其实,斯塔比尔当时虽然入选了阿根廷国家队,但在世界杯之前根本就没有得到过任何出场机会,只是个替补。要知道,足球比赛允许换人还是30多年之后的事,当年没有被排进首发就只能当个观众。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1930年世界杯上,阿根廷首场比赛1-0击败了法国,斯塔比尔就是看台上的观众。

但在第二场比赛前,命运突然发生了一次戏剧性的转折。

首先,阿根廷队内的首席中锋是队长曼努埃尔-费雷拉,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法学专业的在读大学生。1930年,正好读大四。更有意思的是,这边乌拉圭世界杯刚打完第一轮小组赛,他就得到了来自国内的消息:“你必须回来参加期末考试。”

费雷拉希望学校能网开一面,延期到他踢完世界杯再补考。但当年世界杯还是个新鲜玩意,足球也没那么大的影响力,这个理由被大学无情拒绝了。为了挽救自己来之不易的法学学位,费雷拉连夜从乌拉圭赶回阿根廷,就这样把自己的首发让了出来。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其次,当年世界足坛流行的是235阵型,前面顶着五个前锋,阿根廷也不例外。费雷拉弃世界杯转投考场怀抱之后,阿根廷在中锋位置上的第一顺位替补也不是1米68的小个子斯塔比尔,而是罗伯特-切罗。

然而,面对着这份突如其来的幸运,切罗的第一反应是紧张、害怕、怯场,以及……患上了焦虑症。

无奈之下,斯塔比尔只能临时被顶上中锋位置,出战与墨西哥的第二轮小组赛。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结果,阿根廷6-3击败墨西哥,斯塔比尔上演了国家队首秀,以及——帽子戏法。

顺带一提,两天前美国队球员帕特诺德也在与巴拉圭的比赛里上演了帽子戏法,但第二粒进球到底是不是乌龙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因此斯塔比尔这场长期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杯历史上的首次戴帽,直到2006年官方才把这项荣誉判给了帕特诺德。

但对于斯塔比尔来说,是不是首个戴帽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好戏才刚刚开始。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小组赛第三轮,阿根廷3-1击败智利,斯塔比尔梅开二度。

半决赛6-1爆摧美国,斯塔比尔再次梅开二度。

此时,原本的首发中锋费雷拉同学已经参加完考试,又从阿根廷赶了回来。但没有人会再把状态爆棚的斯塔比尔丢上看台,于是他俩双双进入了首发。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与乌拉圭的那场决赛里,斯塔比尔在上半场打入了阿根廷的第二粒进球,帮助球队2-1领先对手。只可惜,乌拉圭人在下半场回勇逆转,以3-2捧走了世界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斯塔比尔则拿走了个人荣誉:4场8球,金靴奖。

有意思的是,斯塔比尔为阿根廷的出场纪录有且仅有这四场比赛。世界杯声名鹊起之后,他和许许多多顶级南美球员一样前往欧洲淘金,先后加盟了热那亚、那不勒斯和巴黎红星,再也没有回阿根廷踢过球,甚至后来还加入法国国家队踢了几场非正式比赛。(当年不限制换国籍参赛)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此外,斯塔比尔还在踢球之余开拓了第二事业,在热那亚和巴黎红星都兼任了球队教练。后来回到祖国继续自己的教练事业,执教过圣洛伦佐和竞技这样的传统强队,还带领着阿根廷国家队在11年间拿到了5座美洲杯的冠军。最终,成为了阿根廷足坛的第一位超级名宿。

还记得这一切的起源吗?如果费雷拉没有因为参加考试放弃世界杯的首发,就没有斯塔比尔的横空出世,阿根廷说不定也拿不到亚军的成绩。

而费雷拉自己后来虽然也在河床踢过球,但始终没有得到前往欧洲的机会,历史地位远低于斯塔比尔。同时,他也没能在法律圈闯出什么名堂。

奇葩故事:世界杯和学校考试,你选哪一个?

不知道多年之后,费雷拉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