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引言</h1>
1959年9月30日,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在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在敬酒的时候,朱德走到一位身材魁梧、穿着少将衣服的人面前,边敬酒边笑着说道:“营长,还记得我不,你好缴过我的枪呢”,这位将军一下子满脸通红,变得腼腆起来,结巴的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在一旁的周总理为了缓解尴尬,赶快开口:“老总,你可不能记仇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嘛!”朱老总笑着说道:“不是记仇,我这是记得有一位好营长。”

这位被调侃的将军就是当时任职中国解放军海军副参谋的袁也烈,他的性格与他的名字一样子,做事做人都刚烈如火。至于朱老总调侃他的事情发生在南昌起义,那时他误将朱老总当成了俘虏抓了起来,还下了他的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天子门生投身革命</h1>
1899年,袁也烈在湖南洞口县出生,本名炎烈。12岁时他成功考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恰巧当时毛泽东在这所学校里面担任主事,袁也烈在这里听到了毛泽东关于《共产党宣言》革命的演讲以及《列强》的讲解,深受启发。使他在少年时期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各种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面直接促成了他投身革命。
1924年,袁也烈从湖南师范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了广州,并考入了桂军军官学校。在校期间,他参加了由共产党组织创立的“火星社”。1925年5月,袁也烈组动员了两百多名学生起义,投靠了黄埔军校,被分在了黄埔军校的政治部工作。两个月之后,袁也烈在聂荣臻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袁也烈被调到了黄埔军校第四期中担任指导员,后分配到了叶挺的独立团担任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在战斗中,他因出色的表现,率领部队占领了武昌。战后被升为了营长,率领部队负责驻守武汉。1927年5月份,袁也烈参加了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没多久就爆发了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爆发后,袁也烈在叶挺独立团任职营长,负责南昌东城的防守,防守任务是设置路障,防止敌军从这里逃跑。
突然间,一位40多岁身穿国军衣服的的军官骑马冲了过来,袁也烈看到就大喊:“站住!”这位军官看见有人阻拦便翻身下马,刚下来就被袁也烈一行人缴械了,并被当作俘虏押到了牢房中。过了一会,通讯兵着急地跑来向他汇报说:“周恩来刚才发来消息,说他们抓的军官是朱德。”袁也烈慌忙地跑到了牢房中去“请罪”,朱德用一口四川话笑着说道:“没想到你这警惕性还挺高的。”袁也烈听后也尴尬地笑了起来。
在南昌起义后来的战斗中,袁也烈用一个营的兵力击溃了敌人朱培德的一个团,立下了大功。起义结束后,组织上经过讨论,决定将袁也烈派到地方去工作。同年11月,袁也烈被安排到了广西龙州,担任广西警备队第一营营长,顺带兼职参谋长。1930年2月份,龙州起义成功,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在这里建立,袁也烈也成功从营长升为了第八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兼党支部书记一职。
10月份,袁也烈所在的队伍在向江西战略转移时,遭到了敌人的偷袭,不幸负伤。接下来他听从组织安排,化名袁映吾前往上海医院疗伤。在1931年5月,他在养伤期间,突然一批英国人冲入了他的家中,将他和正在学习党内文件的桂仰之逮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逼供,电刑、水刑、老虎凳,但是他们都没有屈服,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最后警察没办法,只好以“危害民国”判了袁也烈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国民党上海特派员与袁也烈谈话,强迫他写一份悔过书。袁也烈坚定地回答道:“我不是共产党,没什么好悔过的。”并拒绝写悔过书。
结果袁映吾被上海国民党以“拒不承认参加共产党,没有悔过之意”为由,将他送到了苏州反省院进行反省。在反省院中,袁也烈每次听课和参加阅读会时,就对他们的一些愚弄和毒害人民心灵的内容进行批判;在和院内工作人员进行长时间的斗争后,院方终于对他无可奈何,叫他写了“弃商就农”的志愿书,将他从反省院释放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解放战争期间俘获中将校友</h1>
历经艰险出狱后的袁也烈,又想方设法地找到了组织,经过审查再次与党有了联系,名字也恢复了袁也烈。抗战爆发后,国共关系缓和,他被派往了国军石友三的部队担任地下工委书记。于1939年回到了根据地,在山东军政干部学院担任副校长。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他在清河军区任职参谋,在后方与敌人进行游击战。
1946年初,抗战取得了胜利,袁也烈也成为了渤海军区的代司令员,与政委一起解除了山东德州的伪军武装。后来,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共和国民党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中方派出的代表的袁也烈,国军派出的代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王继祥中将。最终双方在德州执行停战协议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协议。
王继祥
在庆祝达成协议的宴会上,王继祥喝了几杯酒开始忘乎所以,讲起自己当初如何从黄埔第五期毕业,如何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和蒋介石还是同乡,并在胡宗南部下任职过,一顿吹嘘。而袁也烈这边颇具儒将风范地举起酒杯说道:“请大家一起为北伐时期的黄埔军校干杯,为王中将这位老同学干杯”。王继祥突然惊愕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位“土八路”竟然也是黄埔军校毕业。
他收敛了一下情绪问道:“袁司令,没想到你也是黄埔的学生啊”,这时在一旁的渤海军区政委追加道:“袁司令不光是黄埔的学生,还是黄埔的干部呢”,王继祥突然尴尬的说道:“袁司令,多有不敬,还请多多见谅。”
1946年5月下旬,国民党军队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对共产党展开了进攻,就此内战爆发。袁也烈接到了解放德州的命令,在渤海军区的进攻下,他只用了4天时间就攻入了德州,将王继祥部队俘虏,王继祥也成了第一名被共军俘虏了国军中将。这一战后,袁也烈前往了山东解放军第七师担任师长进行战斗。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先后担任渤海纵队司令员、济南、徐州警备司令。
新中国成立后,袁也烈在海军中先后担任参谋长、副司令、司令等职,在他们一行人的努力下,实现了我国海军从无到有的建设。他们边打边建,先后建造出了“瑞金舰”、“头门山英雄舰”等优秀单位,为我国后续的解放立下不少功劳。到了1955年时,我军华东海军已经可以实现海陆空三位一体化的作战。
建国初期我国海军主要负责人
在这一年的大授勋中,袁也烈也被授予了海军少将的军衔,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的军衔评低了。因为袁也烈担任海军副司令时,陈毅就对海军司令陶勇(中将)说过:“陶勇同志,你在家乡放牛的时候,袁也烈已经是南昌起义的干部了,他资历老,你可得多向他学习。”
但是袁也烈却不这么认为,每当人们向他提起这件事,他就回答道:“我参加革命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救国家、人民与危难之间,我随时准备将我的生命奉献出去,至于当官什么的,我觉得党给我的待遇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
参考资料:《黄埔猛将袁也烈》、《袁也烈》